“峰前峰后许相从,踏遍洪崖面面同。放脚不知青嶂尽,杖藜随意白云中”。明代诗人释今回曾在《绕丹霞山》一诗中如此描绘这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自然奇观。无数游人在此游目骋怀,静心凝神,感受这沧海桑田之变。
丹霞山夏令营的营员们继第一天精彩的开营热身之后,终于等来了最让大家期待的岩石课程、植物课程和暗夜课程!此次夏令营在第二天、第三天均在白天安排了亲近丹霞的课程,涉及长老峰的岩石课程、阳元山的植物课程。晚上又分别安排了创客课程及暗夜课程。这是难得的走进丹霞,零距离领略这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好机会!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天大家都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吧!
长老峰
汗水湿透衣衫,这是充实的一天
新的一天开始啦!营员们分成A组和B组两个小分队分别进行活动,上午A组出发前往长老峰进行岩石课程,B组则前往阳元山,下午再进行活动的互换!每个大组又被分成8个小队,每两个小队会有专门的活动负责人进行引领和指导。整个活动井井有条,“小班课”体验很棒!
接下来我们先来报道长老峰的活动情况!长老峰作为丹霞山的主景点,海拔约米,上层有三峰竦峙,中部有别传寺,下层由锦石岩组成。长老峰的起始段由于坡度比较大,因此爬起来比想象中要累许多,但越过这一段陡坡,也就离山顶绝美风光更进一步啦!虽然刚开始就已经开始挥汗如雨,但是大家依旧信心满满,毫不退缩,勇敢向顶峰前进!让我们看看大家在长老峰都领略了哪些美景,看到了哪些神奇的地理构造呢?
阳元山
万千植物在这里绽放
阳元山与丹霞主山隔河相望,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最壮观的晒布崖及阳元石。营员们带着观察丹霞植物的任务,与阳元山来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每个小组带着植物图片卡,开始在山里“寻宝”并用手机拍照记录与植物们的美好相遇。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发现了什么吧~
创客课程
细致入微中,领略最美的自然乐章
晚上来临啦!小伙伴们展开了创客课程。创客课程是利用显微镜观察白天在山里采集的植物叶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还可以体验收获的快乐。
暗夜课程
黑夜里,你是我最依赖的人
B组的小伙伴们则前往进行暗夜课程,在萤火虫的微光里,熙攘的虫鸣声中,我们来听听大家的声音。
01
今天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莫过于暗夜课程。
当我看不见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盲人的无助,当我拉上我的小伙伴--刘成开的手时,我才知道,盲人有多需要帮助。每次当刘成开停下来的时候,我都是惊慌失措的,因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停下来,就怕他因为停下来而掉了队,所以当每次停下来之后,我都会习惯性地摸摸前面看有没有背包,就说明是前面的人挡住了我们,而不是我们掉队了。
我和刘成开的密语很简单,手往上摆,就是上坡手往下摆就是下坡。这使得我们很快就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从而顺利的继续往前走。
我不知道刘成开摘一下帽子那一刻是什么心情,至少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重见光明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但我想到那些盲人永远也不会有这一天,我便为他们感到惋惜。在路上看到盲人,我一定要去积极的帮助他们。
初一1班刘儒康
02
晚上的暗夜行动课程,更是让我们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幽静,更是在归途中,彼此从刚开始被蒙眼的磕磕绊绊,到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一系列过程无不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提升了同学之间的默契。
节选自初一10班刘德容
03
最令我难忘的是——晚上的暗夜活动。在路上看到了一些萤火虫,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点缀着黑色的天空。这种感觉就像仙女一样,沉浸在仙境里面。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神奇。伴随着水声,又加进来了昆虫特有的演唱会。这种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听到的声音,今天体会到了一次。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关键是在于发现美的眼睛。最后回到了宿舍,期待着明天又将是怎样的一天呢?
初一10班梁玮轩
涉水课程
这是一场关乎自己和队友的生存大考验
最令人激动的涉水课程来啦!第三天的上午和下午,B组和A组的小伙伴们分别展开生存大考验!潺潺流水,葱郁山林。在韶关专业救援队的指导下,营员们展开了水上救援学习并亲自体验!“一二一二,左右左右”的嘹亮口号声响彻在河流上。我们是最坚毅的救援兵,紧紧拉住彼此,危险情况下,我们一起逃生!
再探阳元山
奇石里的秘密
阳元山上有奇石,奇石看奇又不奇。在上百万年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形成了让今人叹为观止的壮丽画面。看似亘古不变的山脉实际上每分每秒也在进行着微妙的变化。人类在创造着伟大文明的同时,却也是渺小的。在巍巍巨石下,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充实又快乐的两天匆匆结束了,夜幕降临,大家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家对于这两天的活动都有什么感悟呢?
初一1班付柔嘉
下午我们是去登阳元山,观览、寻觅特别植被。丹霞植物最有代表性的是丹霞梧桐,圆叶小石积和丹霞小花苣苔。教官带领我们还有看毛鳞省藤,粗叶榕,山姜,它们都是热带沟谷景丛。然而丹霞处于亚热带,这就又与这的气候,降水,地形有关了。
在这两次爬山观察课程中算是很累了。一步一步上山,一脚一脚下岭,都必要耐心,毅力。
初一2班朱智显
今天是我们来丹霞的第二天,上午的课程是来长老峰研究植物。我们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来到了一块非常大的沉积岩前。一块块碎石在地球力量的压迫下,变成一座高大巍峨的山,让我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接着我又见到了断裂和节理,差异侵蚀和岩石坍塌,他们都是真正的鬼斧神工。
下午,我们见到了不少的植被,其中有不少是丹霞山特有的。丹霞梧桐在南岭地区仅局限于丹霞山,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但在丹霞山范围形成广泛分布。圆叶小石积是一种绿灌木,它有一种球形果实。丹霞的地表性植被属亚热带绿叶阔叶林,因为当地气候炎热,所以它们的叶子都很硬。你这样的植物,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秀丽。晚上,我们学着使用显微镜。我们观察了八角茄、辣椒、蕹菜的叶子,探索着微观世界的奇妙。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但你只有贴身的去体验它,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妙。
初一4班何欣阑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吃完早餐收拾好内务,就坐车来到了长老峰。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水平洞穴,沉积岩,隔水层以及垂直节理和水平节理等各种壮丽的大石头景观。我们还看了阴元石,中途虽然走错路了,但还是挺开心的,这次爬山,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大开眼界。
下午,我们去了另一座山,这次的课程是植物课程。老师让我们找到三种以上的植物,并说出它的特点。一路上,我们在路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花,草还有树,其中还有丹霞最出名的丹霞梧桐,这也是丹霞特有的植物。晚上我们是水培课程,我们参观了水培,就是无土栽培,我们还摘了几片叶子做标本,用显微镜观察了叶子,看到了很多纤毛还有茎叶。最后还由我上台发表感受,这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刻。
初一7班汪雨
今天是我来到丹霞山的第三天。早上我们去到一条河流进行求生课程。先是一个小组的成员排成一列,后面的同学抓住前面的同学的救生衣,由领队的同学用一根竹竿支撑着逆流而上。河中的石头很多,分布很乱,而且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很容易就会滑倒。等我们行走到河流的某个位置时,老师安排我们进行刺激的漂流。先坐到水里,接着躺下,用手抓着救生衣的上部,两脚伸直并拢,然后往后躺,就可以开始漂流了。整个过程很有趣。
初一8班范子卉
今天的早晨与以往不同,一大清早我们就开始进行涉水课程。这给还半睡半醒的我一个巨大的惊吓。地上是泥泞,一脚才下去,全是泥。我和小伙伴们手拉手小心翼翼的走着,但我们依旧躲不过泥巴的制裁。很快我们到达岸边,我们一个个穿上救生衣,瞬间变身大胖子。排头拿着竹竿开路,其他人紧抓着前一个人的肩膀,我们互相信任,踏着坚定的步伐在水中前进。虽然路上有许多磕磕绊绊,但这些都无法阻拦我们。我们心中都在呼喊:绝不放弃!最终我们成功到达终点。成为最快的一队。我心中洋溢着的是骄傲,为自己骄傲,为我们的坚持骄傲。我明白什么是团队。接着我们又像涮火锅一样,一个个漂向下游。此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发自内心的笑。
初一9班吴若
今天,我们真正开始了在丹霞山的学习之旅,这一天还是从营地开始。
我所在的B组首先参加了植物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了丹霞山植物的特点及辨认。
过后则是有趣的岩石课程。在此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去辨认岩石的种类,同时还更加了解关于丹霞近现代地质变化的知识。这令所有人都受益匪浅。
最后一节课就是惊险刺激的暗夜课程了。我们行于黑暗中,周围尽管会有人造灯光,但每次当它们一闪而过,我的恐惧就会加深一分。因为人类越是被束缚在黑暗之中,就会愈加渴望光明。而光明的转瞬即逝,则是令人恐惧的原因。最后,我们与各自选定的同伴扮演了次“盲人”,但因为各自间的信任,我们可以像没有闭上眼睛一样,昂首挺胸,阔步向前。
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多的是团结与勇气。
初一11班刘金思
今天的我们可以说是学中玩玩中学,收获满满。上午我们进行涉水课程:看似毫无难度,也毫无危险,一下水,却连环倒,有够混乱。但却学到了在水中如何自救,意义非凡。
下午自主学习岩石课程:再走阳元山,知道了丹霞山自然风景形成的原因等。
晚上创客课程:了解无土栽培,以及观察植物叶。很有趣,很好玩,自己动手,自己观察总结,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起来。
撰稿:崔宇
摄影:初一年级
责任编辑:邓雪
↓阅读推荐↓
丹霞山之旅丨向往的暑假生活从这里开始!
征
集
原
创
稿
欢迎原创投稿及推荐优秀文稿
投稿信箱:gzhsfzp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dl/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