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粤北大地,有一处胜景被人们盛赞为粤北骄子、南国明珠,它就是坐落于韶关市东北部,隐匿于层峦叠嶂间的丹霞山。连绵不绝的山脉似被烈火点燃,呈现出一片灿烂如霞的赤色,那一座座红色山峰拔地而起,姿态各异,构筑起一座无与伦比的天然艺术殿堂。
常言“桂林山水甲天下”,可在韶关丹霞山面前,竟也稍逊风采。丹霞山雄踞粤北,横跨仁化与曲江两县,山体以红色砂砾岩为主,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迁,造就了超五百座顶平、身陡、麓缓的奇特山峰。这般独特的地貌,被地质学家命名为“丹霞地貌”,而丹霞山正是这一地貌类型的命名地与典型代表,堪称地质奇观的范本。这些山峰海拔虽大多在四百米之内,不算高耸入云,但其形态却独树一帜,令人称奇。
岁月不但没有冲淡丹霞山的色彩,反而为它沉淀出一片如梦似幻的斑斓,丹霞山的美,是形态与色彩的绝妙融合。在白天的日光下,它似是被涂抹了一层丹砂,又似永远被绚丽朝霞所笼罩,而落日余晖时分,它奇妙地变幻出金橙色,碧玉般的锦江蜿蜒环绕,像是大自然不慎打翻了调色盘,将绚丽色彩肆意泼洒在了韶关。或许有人会问,丹霞山好攀登吗?实则并非易事。云崖栈道接近九十度垂直,攀爬时需手脚并用,虽每步都充满了挑战,但也让人与这片神奇地貌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当艰难登顶细美寨,从高处俯瞰丹山碧水,心中涌起的辽阔之感难以用言语形容,那是一种征服后的豪迈与对自然壮美的深深敬畏。
长老峰作为丹霞山的主要山峰之一,攀登它时更需要足够的体力与勇气。但当站在观日亭上,眼前的景色足以让人觉得一切努力都无比值得。远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充满诗意与朦胧之美。当东方泛起鱼肚白,天空渐渐被染成红色,远眺好似被红霞点燃,近看则色彩层次丰富,绚烂夺目。至于锦江画廊则又是另一番婉约秀丽的景致。乘坐游船顺流而下,两岸丹霞美景如诗如画,移步换景。山峰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缓缓荡漾,仿佛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岸边翠竹随风摇曳,偶尔还能看到洗衣村妇的质朴身影和嬉戏孩童的纯真笑脸,溢满了生活的气息。
待跨过一座石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便朝着阳元山的方向走去。为了避开喧嚣,寻得片刻宁静,所以选择了左边的石阶小路。一条澄澈见底的小河将阳元山温柔环绕,河畔的大树像是爱美的少女,对着河水精心梳妆,满是无限妩媚。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沿途有不少大人和小孩在路边叫卖。地摊上,丹霞山的地图和照片摆放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散落着一些色泽鲜艳的漂亮小果子。行至半山腰,一块写着“雄峰初露”的指路牌映入眼帘,抬眼望去,阳元石的“头部”在山石与林木的交错掩映间若隐若现,待绕过层层障碍,行至近处,赫赫阳元石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
这阳元石形神俱备,震撼人心,古人有诗赞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此刻看来,恰如其分。众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大大咧咧,高声起哄,开着玩笑;有的引经据典,认真地探讨着眼前奇观的地质成因;还有的面露羞涩,略显尴尬,但无论何种表情,每个人口中都不禁发出啧啧的赞叹之声,由衷感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韶关的这抹秀色,虽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见证无数风云变幻,承受几轮山河的更迭,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都始终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风是韶关的画笔,雨是韶关的墨汁,而烟波浩渺的锦江则是韶关的底色,在日夜交替中,它们合力完成了一幅名为丹霞山的的恢宏画卷,当晨雾袅袅升起,或暮霭沉沉落下,置身其间,伴随着缕缕烟雾,穿梭于这壮丽的红色砂砾丹霞地貌之中,仿佛超脱尘世,实在不要太洒脱。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jd/1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