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韶关四好农村路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背后


韶关仁化县石塘古村,早年间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农村公路畅通后,打通了石塘古村乡村振兴“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通道,让这座古村重新焕发美丽新生态。“交通+旅游+产业”文游品牌带旺了当地堆花米酒、农家乐、民宿客栈等经济的火爆。近两年来,石塘村游客量呈几何倍增数增长,石塘堆花米酒供不应求,全村35户酿酒户年均酿酒收入10万元以上。

如此喜人的变化是基于近年来韶关市委、市政府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是党中央部署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韶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体要求,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的建设理念,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克难攻坚,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农村公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快、优、省、廉、活”,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任务。

记者从韶关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获悉,至年10月,韶关已完成4座危桥改造和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全部工程,新增个人以上自然村实现通水泥路,率先完成任务,走在全省前列。

“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龙全明摄

明确三级路长名

实行“四好农村路”建设网格化管理

为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韶关狠抓组织协调,在“快”字上做文章,强化组织领导、部署督导、部门协作;加强管理,严把“优”字关,确保工程质量;在“廉”字下功夫,列出清单“盯”重点,有的放矢“强”手段;在“活”字上见成效,打造小康社会新引擎,全面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以路长制为抓手,全市共明确三级路长名,其中,县(市)级路长名,乡(镇)级路长名,村级路长名,重点抓好县镇两级主体责任,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乡镇、乡镇干部分片包干村居,实行“四好农村路”建设网格化管理。

在建设过程中,韶关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采取多个合同段、多个工作队、多个工作面同时开工、同时建设、同时推进的“三多三同”措施,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等多种途径,各乡镇、各部门和村组干部积极与群众协调让地、拆迁,农牧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参与建设,掀起了农村道路建设热潮,营造了领导重视、全民参与、大开绿灯、合力攻坚的良好建设氛围。

建设群众便于通行的“放心路、满意路”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为此,韶关坚持道路质量标准不放松,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优化审批管理,加强质量监管,严格督查考核等措施,严把道路建设质量风险各环节。

翁源良星村Y石榴花—良星路段。侯宜君摄

农村公路建设的瓶颈在于资金,制约公路建设的主要问题也在资金。韶关按照“以争为主、以补为辅,群众投劳、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模式,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为重点、以整合市和县级财政补助资金为支撑、以农民群众投工投劳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基础,创新建立“上级资金投入、地方财政配套、社会捐资和群众投工投劳投资”的“四方合力、多元投入”机制,有效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支出使用制度,对所有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均单独核算,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新改造提升的石塘镇道路。龙全明摄

打造小康社会“新引擎”

带活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在建、管、养的基础上,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思路,持续完善服务设施,推动特色产业、客运、物流、快递、供销、电商、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加速提升运营服务保障能力,着力将农村公路打造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引擎’。”据韶关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环丹美丽乡村车湾村飘来阵阵草莓的甜香,前来采摘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市民李先生一边忙着抓拍采草莓的萌娃,一边说:“这里交通便利,采完草莓后我们打算去阅丹公路打卡,到夏富、牛鼻、瑶塘等网红村游玩……”

“去年完成了X线大岭工业园至车湾段路面改造工程,为阅丹公路再添一段风采。”仁化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改造提升的路段宽敞靓丽,与阅丹公路景致和谐相融,串联了成片风景,激活了沿线村庄,吸引了一批批自驾前往环丹美丽乡村采摘体验、游玩打卡的客人。

这背后是韶关着力把“四好农村路”打造成靓丽“生态旅游路”的探索。为提升道路形象,服务旅游发展,满足群众旅游需求,韶关重点打造了阅丹公路生态观光带等一批“生态旅游路”,成为了众多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阅丹公路有着“广东最美旅游公路”的美誉,是串联丹霞山风景区及环丹美丽乡村的生态休闲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路边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山庄、村居民宿鳞次栉比,沿途风景美不胜收。畅通的阅丹公路,实现了一路美到全体美、一条线富到全面富的大丹霞绚丽风景线。

环丹公路带旺美丽乡村草莓园采摘。李小明摄

打造便利畅通“产业路”。韶关高标准建成产业园区连接线,较大程度提升了经济开发区硬实力,拉动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了市区及各县(市、区)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打造精准脱贫“致富路”。韶关实行“三个倾斜”(即向贫困重点村倾斜、向扶贫重点项目倾斜、向重点贫困户倾斜),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培育了一批养鸡、养猪、水果、蔬菜等养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增加了贫困群众致富渠道,保证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村庄因交通落后而掉队。

打造舒适整洁“幸福路”。韶关通过开展路域环境整治,重点实施过村路段排水治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彻底解决“脏、乱、差”现象,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路域形象,实现交通沿线环境提升、生态优美、净化亮化、整齐有序的整治目标。

打造客货运输“便捷路”。韶关规划农村客运站点布局,坚持以城带乡、客货并举的原则,做到“路修到哪里,车就通行到哪里”,优化运行线路,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人、车、路一体化协调发展”,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潘俊宇

叶志强

王健梁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js/114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