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霞山 > 丹霞山建设 > 我和学生的那些事乐清市丹霞路小学教师牟原
当前位置: 丹霞山 > 丹霞山建设 > 我和学生的那些事乐清市丹霞路小学教师牟原
每个教育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人,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的暖心教育故事刷爆了朋友圈。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温州教育发布特别推出专题,将更多温州教师的感人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为大家带来乐清市丹霞路小学教师牟原喜的教育故事。
牟原喜,乐清市丹霞路小学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曾获得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温州市劳模、温州市名师等荣誉称号。
我和学生的那些事
一说起学生,我的思绪就会回到过去。
我生活在乐清市最偏僻的山村。小时候,全村年龄相仿的孩子都在村祠堂上复式班,由一位教师执教。农忙时,爸妈无暇照顾我,我就跟着姐姐。姐姐去上学,顺便也带上还没有到入学年龄的我进入祠堂。我清楚的记得,当时老师让姐姐回答问题,姐姐由于害羞不敢回答,我却大声地替姐姐回答了,当时的老师大吃一惊,并说:“这孩子有出息。”没想到,老师这句不经意的话却成了我成长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是的,这就是教师。教师在孩子成长路上起到的作用有时是不可估量的。
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师德”是什么?我是教语文的,我比较喜欢字理识字,一查资料,发现德的古字是这样的——
左边似乎是行走的道路,右边是十只眼睛一颗心。如此,德是否暗示着要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掌握知识,拥有行走的力量呢?这样想着,我觉得德应该有三方面的内涵:德知、德心、德行。那么在德字前面加上“师”字,就变成了师德,按照逻辑,师德内涵也应该包含三方面,师知、师心、师行。
回忆过往的教学生涯,我发现我和孩子发生的那些事,确实也逃不过这三方面的内容,下面重点说说我与“师知”的故事。
我以为,“师知”也有三方面的内涵组成:一是知生,二是知己,三是知育。
一、知生——了解学生十八年前的九月,我迎着朝阳跨进大荆镇三小中庄小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两幢面对面的两层瓦房,加上中间杂草丛生的泥地——操场,构成了学校,六个教学班,十二、三位老师,一周要上二十四、五节课,面对的大多又是留守儿童,他们学习散漫、字迹潦草,当时的我是迷茫的。但是当我看到孩子们时,我就想起了我的过去,想起了老师说的那句话:“这孩子有出息。”是的,我应该试着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然后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操场中间有一棵弯脖子树,形成一个天然的“篮球框”,我发现我班孩子非常喜欢在这棵数下打球。我灵机一动,体育课时,陪他们在这颗树下打篮球,课间,甚至放学后,我也经常和孩子们在这颗树下打球。一两个星期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课间,我办公室门口总有几双渴盼又略带点紧张的眼睛看着我,并偶尔大声地说:“牟老师,我们打篮球。”然后一溜烟不见了。我知道,学生在召唤我,我也就放下手头的工作,跟他们玩耍。慢慢地孩子们开始喜欢上我。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一次听写,班上的小金听写竟得了分。要知道,小金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常常打骂他,平时读书不上心,可这一次听写破天荒地得了分。课堂上,我高高举着他的听写本,让同学们给他十秒钟的掌声。小金则连脖子都红起来。等同学们的掌声平息之后,我问小金:“你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太厉害了。”
“不是你说的吗?睡觉前,让我们在手心写写要听写的字。”小金硬硬地说。
我是说过这样的话,可他为什么以前都不听,现在却听了呢?我恍然大悟,因为我和他们一起在弯脖子树下打球,从他们的角度看,我也像个小孩,与他们之间没有了距离。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一点也不假。从此,我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了解学生上面,“四颗糖”等故事逐渐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发现了解学生越深,教育也变得越轻松。
记得那是年,我们学校发生了一桩“疑案”,一周内两位老师的电脑被灌水,却苦于找不到证据,只有怀疑的对象。那天广播操结束,我在楼梯口遇到班主任和被怀疑的孩子。老师是苦口婆心,可那孩子一声不吭。正巧上课铃声响了,我让班主任先去上课,孩子跟我来办公室。
这孩子我认识。年我教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一周十八节语文课,五个早读课,每天中午给他们讲故事,有许多孩子称我为故事老师。这个孩子一年级就是我教的,也听了近一年的故事。
我想,我该怎么办呢?对了,他们这么喜欢听故事,且常常会进入故事情景,要不,我就讲故事吧。
我坐在椅子上,让他站在我的面前,我开始声情并茂地讲故事——
下课铃声响了,哎!又要做课间操,我最不喜欢做课间操了!有了,我就说自己上厕所吧。于是,我跟老师说我要上厕所。没想到老师一口答应了。当我从厕所回来的时候,走廊上、教室里一个同学都没有了。一个人也挺无聊的,总得找点事情做做吧。
讲到这里,我偷偷瞄了孩子一眼,他听的很专注,我就继续讲——
玩什么呢?去二楼看看吧。我“噔噔噔”地走到了二楼,推开第一个教室的门,空空如也,不好玩。于是我推开第二个教室的门,发现也不好玩,我一连推开了四个教室的门,还是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不相信,每一个老师都将电脑带回办公室。我去三楼看看吧,我加快了步伐,“噔噔噔”地上了楼,推开一个教室的门,没有;再推开一个教室的门,依然没有……
我再偷偷看了看孩子,我发现他开始笑了,于是我加快语速接着讲——
还有四楼,我去四楼看看。当我推开最后一个教室的门的时候,哈哈,有一台电脑在讲台桌上,且没有关。可以玩了,如果在没有关的电脑上灌下水会发什么呢?
我停顿了一下,突然轻轻地问他“水,水哪里来的?”他毫不犹豫地说:“厕所。”……
我忍不住笑了,这就是孩子,那么天真、可爱。童心才能打开童心的锁。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问他:“如果,你知道这电脑是牟老师的,你会灌水吗?”他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我想,他也一定会灌的,因为这是孩子好奇心驱使的,没有恶意。想到这里,我领着他来到了走廊、楼梯,一一将摄像头指给他看,并和他说摄像头能拍到他的行为的。从此电脑再也没有被灌水。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如果果真如此,老师的作用又在哪儿?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我发现,学生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哲学家、诗人、艺术家,而是一个需要被关爱、被尊重、被了解的孩子,教师只有蹲下身子,走进孩子的心田, 俗话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确实,了解自己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我常常想,我是个怎样的人?我的特长是什么?我能教好书吗?
刚开始工作之时,自己似乎被淹没在繁重的工作量之中,重复着一日又一日单调的工作,很少思考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直到年的一天。
学区对每一所学校进行蹲点调研,了解该校教学状况,我们学校也被列其中,时任校长对我说:“原喜,课就你上,你是学校唯一的一位大专毕业生。”我只好答应。那时我还不知道可以提前选课,精心准备,只是随着教学进度,上到哪一课就哪一课。
我清楚的记得,那时我上的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凡卡》。课前我也查阅了该课的大量资料,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满意的教案,并在它的基础上作了精心的预设。课堂发生的一幕,令我意想不到。
有一位男生读到“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时,竟一度哽咽,读不下去。我站在他边上,深受感染,鼻子一酸,竟也哽咽。这时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班级中许多女同学眼眶红红的,有的呜咽起来,有的抹抹眼泪……顿时,教室里弥漫着悲伤。从教六年来,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我差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课堂的力量,原来课堂是心与心碰撞、交流的地方……课后,学区领导在走廊上与我聊天:“年轻人,你教了几年书了?怎么很少看到你参加活动?”
我害羞地回答:“教了六年了,我很少出去。”
“你有教好书的基础,要不你去参加优质课比赛?试一试吧。”学区领导满怀期待地说。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有教好书的基础,以前我只是把教书当作糊口的工作罢了,从不考虑我能不能教好书,也从没有想过教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那天之后,我开始思考:我真能教好书?其实也没有多想,我就听从了学区领导的建议,年下半年,去参加乐清市优质课比赛。赛事分三阶段,先在大荆学区写教案,获胜者参加乐清市级写教案比赛,胜出者才有现场上课、获奖的机会,可谓困难重重。
年,大荆学区,我获得了一等奖,胜出,去乐清,写教案淘汰。
年,我再次参赛,大荆学区依然获得一等奖,胜出,去乐清,写教案淘汰。
我气馁了!我哪有上好课的基础!我连教案也写不好。就在我灰心丧气时,我接到了同学的电话——“要不再参加一年?”我默默地想,是的,难道就这样认输了?我反思两年来参加比赛的经历。平时,我很少进行写教案练习,甚至从教八年来,我都是仿照别人的教案在上课,缺少了自己的想法,缺少了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学区领导说我有上好课的基础,大概是说我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临场应变能力。两年后我才慢慢了解了自己优势,课堂是我的强项。但是,自己解读教材,将解读到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是我的弱项,可这恰恰又是教好书的关键一环。
明白了这点之后,年下半年,我开始在网上搜集能搜到的名师课堂实录,反反复复朗读,有些教案甚至到了能背的程度。王崧舟、薛法根、于永正等一线教育名家的课进入我的视野,我惊叹于他们解读、转化、及现场应变能力。我才发现,教了八年书的自己连语文之门都没有跨进去。
年,我再次参加乐清市优质课比赛,在大荆学区依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然后去乐清市参加现场教案比赛。
回到学校,同事问我:“写得怎样?”
我平静地回答:“完成任务了。”我没有了前两次参赛时的迫切和紧张,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我甚至都忘记了这件事。
结果,我终于成功晋级,最终获得了乐清市优质课二等奖的成绩。
我并没有兴奋激动,而是逐渐了解到自己,我有上好课的潜质,这只是表面现象,而要真正成长为教好书的老师,要向内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开始在课堂中反思自己上课的得失,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追求。另外,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特点,农村长大的我有一股韧劲,不然也就不会持续三年参加优质课比赛了,而这股韧劲在教学上也成了我吃苦耐劳、不抱怨的基石。
有的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的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都没错。但我更喜欢一位专家说的“教师应该是探照灯”,要不断挖掘自己的特长,寻找到光源,并能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发现自己,这样不仅能将自己前方的路照得更远、更宽,也能将学生前方的路照得更亮、更广。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原喜,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是个喜欢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玩耍的人。”
“原喜,你觉得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我会说:“工作的意义就在于认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三、知育——了解教育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学生们喜欢称我为老顽童。我也喜欢这个称号,但我心里清楚,只是“顽童”,还不能真正做好教育。那么教育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的“立德树人呢?”
那一段时间,学校在抓学生的行为规范,课间操入场和离场的队列行进更是重点抓的内容。当时,我教六年级,教室在四楼。有一天课间操结束,我想快点回到教室,就跑到了班级学生的前面。没想到,来到楼梯口,各年级的同学已人山人海,有的同学不顾前面有人,像一头横冲直撞的的小牛,直往楼上冲;有的同学一见有一丝的空隙,像灵活的松鼠往上钻;有的同学勾肩搭背,横成一排,挡住了后面同学的去路……我只好站在楼梯口旁边让学生们先走。
正在这时,我的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课间轻声慢语,做一个优雅的人。”我急忙转过头,只见小林同学站在我后面,对着我微微笑,而且露出了白白的牙齿,此刻好像春天的阳光全跑到了他的脸上,灿烂、温暖。我不假思索地说:“小林,你真厉害,你怎么知道这句话的?”
小林指一指楼梯上的字:“老师,你看,上面写着呢。”说完又迫不及待地读到“课间轻声细语,做一个优雅的人。”原来,学校楼梯的各个台阶上都有写着类似教育学生的话。
我被小林感动了,回到办公室,将这件事记录下来。第二节语文课,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当我读到“课间轻声细语,做一个优雅的人”时,我故意停了下来,请学生猜一猜这个同学是谁。没想到,没有学生猜到是小林同学,可能平时小林比较调皮的原因吧。我公布答案,并要求同学给小林鼓掌十秒钟。我发现,小林抱着脑袋趴在桌上,久久不愿起来。自此之后,我常常注意小林。上课,他积极思考、举手了;下课会捡起自己桌边的垃圾;知道有老师来班级检查卫生,他默默地拿着扫把,清扫班级的垃圾了……
每次,我看到了,总会给他送上诚心的表扬,渐渐地,他真的变得优雅起来了。我想这可能就是教育吧。
我还想起了小杨和球球同学。小杨喜欢写作,我就创造一切条件展示她的作品,并不断强调“小杨能成为作家”,结果她评上了乐清市小文学家;球球同学喜欢足球和围棋,我就劝说他的爸爸妈妈全力支持他。没想到,学了两年围棋之后,他参加了乐清市中小学围棋比赛,竟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球球同学要求他妈妈第一时间来我家,将他获得的奖品送给我……我明白这就是教育,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持续跟进,为他们创造施展个性的平台,促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终于明白了,这便是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成就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味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
如今,我还常常想,我是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学与不学语文最大的区别在哪里?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这个问题,但我已经开始和同事一起进行着草根的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堂变革,希望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爱上故事爱上教育——市教育局副局长伍挺在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我的教育故事①
◆梦想,就是我的行囊——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校长、书记陈加仓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②
◆成长,寻找我的一角——温州市籀园小学副校长林乐珍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③
◆“特殊”的爱——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④
◆成长的津梁——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副校长叶会乐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⑤
◆拔节就在细微处——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副校长梁世累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⑥
◆让乡村学校走上突围之路——瑞安市桐浦中心小学校长周国平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⑦
◆问师者,“德”为何物——温州中学教研处主任苏丰华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⑧
◆成岳冲副省长点赞!永嘉县鹤盛镇中心小学校长李送国在全省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会上作事迹报告
我的教育故事⑨
◆一家三代扎根乡村教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点赞瑞安教师陈小龙!
我的教育故事⑩
◆“我很想去看看,一定要去看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点赞龙湾中学
我的教育故事?
◆“浙江省杰出教师”荣誉的背后,带你了解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屈小武
我的教育故事?
◆如何才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带你了解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蔡呈腾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有趣、理性的课堂,带你探寻平阳县实验中学教师吴加涛的教学追求之路
我的教育故事?
◆做学生的“心上人”——温州市实验小学教师郑碎飞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他为什么说“坚持是最好的选择”?带你走进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教师陈芝飞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来源:人事处
编辑:徐彬彬
责编:虞冬青
审核:刘添梁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js/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