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听音辨鸟,考察水上丹霞,领悟喜頭村特色文


“五湖四海来相会,丹山碧水藏智慧”,前两日考察过丹霞地质地貌以及生物多样性后,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科普志愿者体验营第三日继续前行。

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优美的自然风景、秀丽多姿的植物塑造了丹霞山的静谧之美,而灵动的动物则为这份美丽增添了诸多灵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丹霞山的动物种类,韶关学院副院长徐剑教授为营员们分享了丹霞山的鸟类与鸟鸣。徐教授从猛禽、鸣禽、游禽、攀禽、陆禽、涉禽等五个层面介绍了丹霞山的鸟类。

徐教授分享丹霞山鸟类与鸟鸣

在分享中,徐教授带领营员们聆听了众多鸟儿的鸣叫声,短耳鸮摩托车咚咚咚的声音、褐翅鸦鹃“姑姑姑姑”的声音、灰眶雀鹛的报警声、栗耳凤鹛的叫声。徐教授认为鸣叫是鸟儿代表自己的一种方式,正如语言于我们人类一样,每一种叫声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徐教授讲道,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听音辨鸟也是一种乐趣,号召大家学习听音辨鸟的本领。

褐翅鸦鹃(我的声音,你听出来了吗?)

徐教授的分享使得营员们对丹霞山的鸟儿充满着无尽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学以致用,徐教授亲自带队,带领全体营员沿着锦江实地学习听音辨鸟的本领。

和徐教授一起听音辩鸟

学习完听音辨鸟的本领后,全体营员实地考察了水上丹霞,在科普导赏员的讲解下,全体营员领悟了水上丹霞的美丽,感受到了喜頭村的喜文化。

水上丹霞风光图

科普导赏员讲解水上丹霞

在水上丹霞留下身影

经过两天半时间的实地考察,下午,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科普志愿者体验营迎来了结营仪式。在结营上,来自五湖四海的科普工作者们对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丹霞山管委会以及脚爬客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体验营的模式更是赞不绝口,科普工作者们纷纷表示科普工作的推广就应将实地考察与科考任务相结合,实地考察在前,科考任务在后,一前一后的学习将大大提高了科普工作效果的实现。

结营交流

营员发表感言

在欢歌笑语的交流中,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科普志愿者体验营第三期完满结束。至此,三期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科普志愿者体验营也顺利拉下帷幕。

丹霞山欢迎您再来!

关于我们

脚爬客是什么?

脚爬客,来源于地质公园“Geoparker”的音译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科普志愿者发起并组建

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地学科普、自然教育的社区

以“加强人与地球的联系”为使命

汇聚五湖四海科普达人

集志愿者之力量,复兴中华博学梦

地质、生物、人文,一个都不能少!

脚爬客做什么?

为地质公园招募更多的科普志愿者+更好的自然教育机构

为自然教育机构探索更多的目的地产品+更好的合作机缘

为大自然博物爱好者发现更多的旅行机会+更好的小伙伴

如何成为脚爬客

①脚爬客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js/91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