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众聚丹霞成火,四散神州为星年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8月1日下午,年丹霞山全国科普志愿者训练营结营仪式在丹霞山自然学校顺利举行,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昉、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科技科科长马益冬、本次训练营导师陈俊飞、脚爬客品牌中心运营部主管霍前隆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总结汇报

由营长金胜昔进行训练营总结汇报。

他从行程回顾、任务回顾、宣传数据和展望几个方面对这几天的行程进行了详实的回顾。

营员们很好地遵守了训练营的规章制度,在科普学习中,经常对一个问题从不同专业角度互相交流探讨,促进学科融合。

▲营长进行训练营总结汇报

随后进行宣传数据展示:

(1)微博平台关于“年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话题的阅读量达.1万,讨论量为条;

(2)抖音平台关于“年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话题的阅读量达5.1万条次。

由话题数据可以看出,志愿者们出色地完成了传媒宣传任务。

▲宣传数据展示

小组展示

课程A组

课程A组组长郭毅博从课程设计创意点、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展示、预期结果四个方面进行了关于丹霞山生物课程的展示。

以“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和“有哪些”之类的问题为课程创意点;用反常识和具有故事性的科普语言来提升趣味性;以丹霞山特有的物种打开孩子们的视野,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同时还设计了有关望远镜的使用等观察技能方面的学习。

▲课程A组汇报展示

周观明老师对A组的展示做了简单的点评后,分享了他在台湾和日本期间关于社区共建的经历,他希望丹霞山也能借鉴这样的模式,动员更多的原住民参与到丹霞山的建设中来。

▲周观明老师点评建议

课程B组

在课程B组的展示中,周观明老师给志愿者们分享了关于《印象丹霞》的课程设计,以参观博物馆获取丹霞山总体印象,以“小小地质学家”获取地貌印象,以丹霞山“秘密花园”获取生物多样性印象,以“摩崖拓片”获取人文印象,以对话科普达人获取科普印象,以水上丹霞来获取旅游印象。

▲课程B组汇报展示

瑶塘村村长在看完志愿者们的汇报后也有感而发,希望能为丹霞山的科普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带动全体村民参与进来,同时积极支持丹霞山研学教育的发展。

▲瑶塘村村长发表想法

课程C组

课程C组以丹霞地质和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为设计理念,展现了丹霞山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主讲人徐雪绮介绍了丹霞山多处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丹霞人文的美妙。

▲课程C组汇报展示

新媒体文案组D组

新媒体文案组D组由三位志愿者依次介绍了在训练营期间完成的推广工作及可观结果。

同时针对丹霞山两日游编辑了文字版游记,并以手帐的形式呈现。

▲新媒体文案组D组汇报展示

摄影组E组

摄影组E组由组长崔珍睿进行工作汇报:如期完成单日一分钟的视频,小组成员共产出一百余张高质量照片,完成结营视频的剪辑,并在结营现场播放,全体志愿者一同观看。

▲摄影组E组汇报展示

重温誓词

年丹霞山全国科普志愿者们在营长金胜昔的带领下重温了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志愿者誓词,并在营旗上签名,表示后期会积极履行志愿服务。

▲年丹霞山全国科普志愿者重温誓词

颁奖仪式

年丹霞山全国科普志愿者训练营个人及集体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科普奖:郑秀娟

最佳表现奖:郭毅博

最佳传媒奖:金胜昔

最佳小组奖:摄影组

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昉、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科技科科长马益冬、本次训练营导师陈俊飞、训练营负责人霍前隆,分别为个人及集体获奖者颁奖。

▲训练营负责人霍前隆为最佳科普奖得主郑秀娟颁奖

▲科普导师陈俊飞为最佳表现奖得主郭毅博颁奖

▲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科技科科长马益冬为

最佳传媒奖得主金胜昔颁奖

▲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昉为最佳小组奖得主摄影组颁奖

领导致辞

颁奖环节结束后,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昉、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科技科科长马益冬和训练营负责人霍前隆分别做了结营发言。

负责人霍前隆率先对本次训练营的工作进行小结,并感谢志愿者们的认真和努力。他希望科普志愿者们能够积极科普丹霞山,致力成为丹霞山的终身志愿者。

随后,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科技科科长马益冬进行发言。他对志愿者们的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希望志愿者们讲好丹霞山的故事,并欢迎各位志愿者常回来丹霞山看看。

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昉分享了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亲自见证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申报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的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的经历。

借此,她希望能够通过志愿者们向大众普及遗产地的价值,将丹霞山的美丽传递给更多的人。同时她也呼吁:作为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要积极分享在丹霞山获得的知识和思考,在之后的日子里继续学习,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心。

▲年丹霞山全国科普志愿者于夏富古村合影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三十余名志愿者在丹霞山留下了四天短暂却最美好的记忆。

他们立志做终身志愿者,不负热爱,共赴山海,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一定还会以志愿者的身份相约丹霞山的,不是吗?

欢迎分享、点赞、点在看三连击~

END

文字|吴瑾陈紫茵金胜昔张彩祥李杜明潘正光

拍摄

李贵清林旖尘

编辑

林旖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js/91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