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千里赴约,只为丹霞


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昨夜欢愉,经一宿好眠,已褪。

晨起,睡眼惺忪,见人仍是一脸懵的状态。

8点,住宿楼下集合完毕,一群人咋咋呼呼地涌向早餐地点。途中,齐公还得意洋洋地向我展示着早起的“战(zhao)略(pian)品”——少人的街道,颇有味道的街角建筑,映衬在蓝天白云下的景区大门口……

膳毕。在大门口来张大合照后,我们就兵分两路。一班人马,随着邓队长去了巴寨景区,而我们这群初来乍到的小白们就随着陈再雄园长到主景区内玩耍。

在大门口给票留了个影

不懂有没有记错,我们去的应该是卧龙岗游览区。主景区果然是主景区,游客多多,一进景区似乎就碰上了一个公司的团体出游,大家互相要喝着鼓励着上山。似乎我总是习惯性地走在最后一个,慢慢悠悠地看着周围,瞄一瞄有没有啥好东西是他们所遗漏的。我总是喜欢给自己这样的行为安上一个好听的名字“断后”(内心戏是:你们向前冲啊,我来断后~)

刚上山没多久,就见到了轿夫们悠闲地坐在轿子上,聊着天等着生意上门。忽然有种前方道路很平坦,就是路很长的错觉。

作为植物爱好小白的我,此行目标似乎也还是植物为主。在陈园长和小马童鞋的带领下,一路上看到了好些植物,挑一些之前没遇到过的小花们遛遛——

褶皮黧豆

豆科黧豆属

Mucunalamellata

初次见的时候,还是朋友圈里,有人晒过。看花很像禾雀花的,但是花序不大一样。褶皮这俩字估计是来形容那个果夹的皮来着。那么多褶子,万一以后老了皮肤也变成了这样该要有多伤心。

褶皮黧豆

褶皮黧豆的荚果革质,长圆形,幼时密被锈褐色刚毛,最后被柔毛和凋落的锈色螫毛,具12-16片状薄翅状褶襞。

↑糊掉了,勉强看两眼密被锈褐色刚毛

↑片状薄翅状褶襞

↑花

爱地草

茜草科爱地草属

Geophilarepens

爱地草这名字是小马告诉我的,那会儿陈园长已经带着大部队向前了。但是一直听着“aidicao”,死活想不出是什么鬼来。后来脑袋一灵光,总觉得有点像很早很早以前见过的黑果薄柱草(Nerteranigricarpa),好吧,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只有一点相像的是它们都是茜草科的。

爱地草

匍匐在地表上的小草本,广布热带地区。看了下分布,福建没分布,也难怪没见过,还没啥印象。终于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找到了借口。

短序唇柱苣苔(暂定)

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

Chiritadepressa

对于苦苣苔的花花们,一直有印象的只有大花石上莲(Oreocharismaximowiczii)和蚂蝗七(Chiritafimbrisepala)来着。这次竟然还能碰到其他苦苣苔的花们,实属狗屎踩多了。除了丹霞小花苣苔(Chiritopsisdanxiaensis)外,就是这短序唇柱苣苔和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auricula)啦。刚碰上的时候,只看到结果了的,手抖拍出来都是糊的。走两步,运气好的碰到了几朵还在开花的。远远的,隔着小山泉,大家都兴奋地拍着。

短序唇柱苣苔

那为什么是暂定呢。因为,村长说,教授说,短序唇柱苣苔是不确定种,因为模式标本丢失,目前是根据文字描述而定的。(这里弱弱地膜拜一下村长大人~~~~啊~~)

长瓣马铃苣苔

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

Oreocharisauricula

下山的时候,小马带着我们去钻小黑洞。进洞前,一抬头,我就知道我今天狗屎踩的不少。满壁的长瓣马铃苣苔,真的是,每个壁上生长的植物都不一样。很难找到相同的。只可远观的长瓣,另一班人马却在巴寨近距离的拍到了。心里小小的羡慕嫉妒一点点恨啊。

长瓣马铃苣苔

丹霞梧桐

梧桐科梧桐属

Firmianadanxiaensis

丹霞梧桐啊,是下午的时候,我们在前往阴元石路上碰着的。陈园长老远地就呼唤着我们去拍,因为路边刚好又一大串果实,着实醒目。

丹霞梧桐

挂果累累——“万物安然夏,吾心独感秋”

↑少数长了两个角的叶子

丹霞堇菜

堇菜科堇菜属

Violahybanthoides

本来好尴尬的,一直查不到丹霞堇菜的学名。通过知网也查不到。后来脑袋一激灵,又去了Googlescholar试试看,用“AnewspeciesofViola”找了找,再把时间定为年之后(因为之前有听说是在年发表的)。在一堆结果里忽然看到了Guangdong,就兴奋地点开了,对了一下里头的描述和墨线图,就是这个。开心的不行。终于可以打标了~~

丹霞堇菜

附上该论文的摘要,找个时间再好好拜读一下~~

假野菰

列当科假野菰属

Christisoniahookeri

在前往阴元石的路上,路过一篇竹林,陈园长开心地提醒着大家注意地上的小妖精。去年见过野菰,已是觉得神奇,现在加上一个“假”字,还是觉得很神奇。

在得知另一班人马今天是碰不到假野菰的时候,心里那种骄傲感油然而生。总觉得可以很得意地在他们面前得瑟“嘿嘿,我有你没有”的那种。

假野菰

遍地的假野菰~

知识插播小剧场——

假野菰是一种特殊的小个头寄生草本,通常数个成簇,其茎短不分枝,开花时呈紫红色、白色。该类群是全寄生植物,多寄生于竹子的根上,靠吸取其营养而生存、繁殖。因此在部分地方又被成为竹花、竹子花等。(不要太葱白我,抄来的,错别字是故意的,特别是我爹不要又说我有错别字了。。)

一棵孤独的假野菰的背影~

度量草

马钱科度量草属

Mitreolapetiolata

马钱科的植物,似乎平时很少遇到。当陈园长问我知道这是啥的时候,我又开始露出我的招牌懵逼脸了。当陈园长说是马钱科的,让我再想想,我只知道自己脑袋一片浆糊了。嘿,刚刚查了下马钱科,发现有我认识的钩吻和醉鱼草。但是那会儿真的是啥都想不起来。

一开始,陈园长说这是“肾形果”的时候,我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因为和我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我脑袋里闪出来的是蔷薇科的臀果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在快出景区的时候,陈园长忽然纠正了一下。嗯,是的,这就和记忆中的东西不矛盾了。

度量草

↑↑蒴果钳形,顶端有内弯的2角。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四棱形或近四棱形。叶片膜质至薄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至钝,基部渐窄成楔形;侧脉每边5-7条,不很明显。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白色。

圆叶挖耳草

狸藻科狸藻属

Utriculariastriatula

又是一个朋友圈里的老面孔。最早是鼠叔在同安的那个山头里拍过,那时候就在想,明明我在福建待的时间更久,咋就从来没见过。

当这货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默默地骂了句粗话,这么小。。骂完就赶紧拍了,哎,这时候希望自己有个微距镜头。

圆叶挖耳草

花冠白色、粉红色或淡紫色,喉部具黄斑,长3-10毫米;上唇细小,半圆形,顶端具2牙齿,远较上方萼片短,下唇圆形或横椭圆形,宽3-10毫米,顶端多少3-5浅裂,喉凸稍隆起;距钻形或筒状,常弯曲,长1-4毫米,短于或等长于下唇并与其呈直角或锐角叉开。

这一次的植物收获还是蛮多的,除了上面挑出来说的那么些,还有野地钟萼草啊、杜若啊、吧啦吧啦~在还没到丹霞的时候,大大就很得意地说,丹霞多种植物,祝福你们此行可以见到种……[此时应配上一个捂脸的表情]。此外,被同行小伙伴的智慧深深地碾压了,要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太多了。敬佩敬业的陈园长和小马童鞋~~丹霞山水太养人了,小马童鞋真的很美~~~另,山上的斋饭很好吃啊~

聚散匆匆莫牵挂

就让浮名轻抛剑外

千山我独行

不必相送

Shark

.08.01

哈哈哈哈哈哈

图文来源:狮虎(Shark)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ly/5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