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大西北青海湖敦煌莫高窟张掖丹霞在峡


第三天~柴达木盆地和敦煌悠悠岁月历史长河

告别青海湖,不见了草原和湖水,从大柴旦开始一路向西,画风由无垠的戈壁变成荒芜的沙土。开了一个多小时,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公路、两旁是防风沙的石碓。路上车辆很少,再早一点出发,就是无人公路了。小靳哥停下来教我们拍公路照。

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脑洞和肢体,尽情地拍照。可惜我们事先没做什么准备,也没有像几个大学生小鲜肉那样有激情,拍很多更有意思的照片。临近中午的太阳很晒,路上的车也多了起来,来来往往高速飞驰。我们都是先计划好拍照的位置和动作,然后到公路中,拍完又退到两旁,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时间,简直用生命在拍照。拍的不多,但足够尽兴了,然后继续前行

一路飞奔着,突然小靳哥冲出公路,翻过小山丘,带我们来到这片沙海中。这里的沙粒比较粗,感觉以前是片戈壁,被沙尘暴袭击埋没了生机。沙海很宽,有一些像波浪一样的起伏,但看不到尽头。几个大学生激动地下车往沙海里奔去。

离开沙海不久,就到了冷湖镇,看这片像上帝之手堆砌的土堆,有形状、有线条,有气势、有腔调的雅丹地貌。它们经历了长长的岁月,日晒雨淋,仍然屹立不倒。带着岁月的痕迹、历史的影子的雅丹像无人居住的魔鬼城,壮观而鬼魅。

爬到最高处遥望这一大片雅丹,脑洞大开的我瞬间脑补出一个画面:这片雅丹像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每座高土都是一座高楼,之间是错综复杂的街道。突然有一天发生了变故,上帝手一挥,瞬间冻结了这座城,变成土堆的模样。

离开冷湖镇,前往敦煌的路上是穿越一大个盆地。视野很宽,可以远远看到远处的山脉上有积雪。公路很干净很遥远,走了两个小时还没走出盆地,雪山一直在前方的位置。路过一座水墨画一样的山,大自然也偏爱国风,行云流水般的轮廓,浓浅适宜的颜色,一气呵成。路上还有一些废弃的石油工厂,诉说着一段神秘又诡异的过往。

经过冷湖镇、翻过当金山,就驶入了阿克塞,阿克塞是青海、甘肃、新疆三地交汇处,归甘肃管辖。进入甘肃地带,沿途渐渐感受到了大漠的荒凉、粗犷、壮美,随着车里播放的画面,两千年前张骞通西域和霍去病马踏匈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

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历经了13年的远征,战胜各种难以想像的危难(带的随从冻死、饿死或战死于途中,回到长安就剩下张骞和堂邑父2人)打通了西域。

霍去病17岁开始,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为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正是英雄出少年。他的军事思想超前而实用;他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震撼人心,可惜他去世时年仅23岁,真是天妒英才啊。

霍去病将匈奴驱赶出去之后,张骞第二次去西域比较顺利,彻底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也日益繁荣。为保证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之后修建了阳关和玉门关,由此可见汉武帝的雄略和霸气。

到了甘肃画风变成西域边塞的景象。一种英雄情结感油然而生。

从一进入甘肃,就像入了历史书一般,不仅风景奇特、天气也很配合地刮起沙尘暴让画面泛黄,许多地方的名字也很有中国风,比如敦煌、酒泉、鸣沙山、月牙泉、沙洲夜市、风沙渡....以前总爱古代的各种调调,现在总算体验了一把。

敦煌晚上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沙州夜市了。这里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被誉为敦煌“夜景图”和“风情画”。沙洲夜市划分为风味小吃、工艺品、“三泡台”茶座及农副土特产品五大经营区域。

夜幕降临,这里华灯齐放,繁华热闹,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汇聚在灯光迷离的夜市上,更多的游客喜欢品味一番敦煌特有的饮食文化。来到夜市的名优小吃广场,敦煌驴肉黄面是一定要尝尝的,敦煌酿皮、敦煌拉面、敦煌臊子面也是不错的传统面食,而敦煌羊杂、烤羊排、烤鱼、羊肉串则是敦煌夜市上主推的风味小吃。水果里面李广杏很好恰!

不过,据说沙州夜市一般都有两套价格,其中一套是专门给外地游客的

第四天~莫高窟和鸣沙山惊天壁画沙漠日落

知道莫高窟,始于飞天,一直喜欢看各种神秘的类似于盗墓的书籍和考古纪录片,但凡里面只要有关飞天的话题,永远是神秘莫测,引人遐想,曼妙的身姿,飘逸的彩带,倒弹的琵琶。。。。。。一件件一株株都让我对这个深藏在大漠戈壁上,传说让无数艺术家惊叹敬仰膜拜的地方无限向往!

从莫高窟的数字中心看到敦煌莫高窟的发展使,就有种感动要流泪的感觉,到真正进到窟里参观才发现飞天在这里只是一个配角,一个点缀,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每一尊大佛像、小菩萨,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只能说从眼睛到心灵,已经无法寻出任何语言和文字来形容,给别人的只有一句话:有一种震撼和感动,是你自己未曾能身临其境。

走入洞窟的一刹那,一股夹杂尘土味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四壁上的千佛画像横成行竖成列,斜着看都非常规整,壁画师们的精巧技艺可见一斑,许多洞窟都是由名门望族出资雇人建造的,在特定的节日来此祭拜佛祖,有点像家祠堂的意味。

一部分是由皇家建造的洞窟特别金碧辉煌,壁画上的佛像面目均由金箔勾画而成,金光遍布佛像四周,寓意佛光普照,佛像的上下比例粗看特别不协调,可别误以为是工匠们粗心所致,其实是因为进入洞窟的信徒们都是跪拜于佛像前,抬眼拜佛时的佛像比例是最为完美的。

想要提前了解莫高窟文化的小伙伴,在此推荐NHK敦煌莫高窟纪录片,网上可以搜索的到,讲解的非常详细。

莫高窟对游客的管理还是非常值得其他旅游景点借鉴的。

游客要先去数字球幕影院看两部高清数字电影,即介绍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的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莫高窟不同时代精华洞窟的球幕实景漫游影片《梦幻敦煌》。两部影片制作大气,效果震撼,冲击眼球,值得一看!

随后坐上观光环保大巴前往几十公里外的莫高窟实地。每25人为一队,配一位专业讲解员,另每人配备一个无线耳麦(每个队的耳麦频道是不一样的,别的队的讲解员说话我们是听不到的)。现在可供参观的洞窟开放40个,旺季人多一般导游只带大家看8个洞窟(有3个洞窟必看),窟里光线很暗,讲解员拿着手电给我们讲解,和其他景点不同,讲解员是敦煌研究院的研究生,专门从事着敦煌历史和壁画的研究。

我们每个人都静静地听着讲解,不能擅自说话,否则影响大家就不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莫高窟的名气远远大过它可承受的接待游客的能力,目前的莫高窟参观需要实名认证预约,旺季往往一票难求,提前预约非常重要。必须提前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ly/71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