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仁化故事梦回唐宋问道丹霞


香道文化活动

古时,闻香、品茗、插花、挂画

并称“四般闲事”

到如今

这静心养性之雅兴倒是与

文化旅游非常契合

生性恬静、淡泊名利之人

得闲的时候

喜欢随意挑一家丹霞仁家客栈

点燃一支沉香静坐,

听晨钟暮鼓,忆唐宋遗风

广东慈航天然香业董事长、唐宋香道养生艺术原创者温九堂形容香道时,称其为“千年真传的文化遗产”。早在先秦时期,沉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插戴香草的习惯。文人骚客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书画会友,以香增其儒雅;参玄论道,以香致其灵慧;衣需香熏,被需香暖;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导其韵;幽窗破寂,绣阁助欢,香云一炉可畅其神而助其兴。

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唐宋时期,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铺”、“香人”,还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明人周嘉胄叹曰:“香之为用,大矣。”

历史上的诸多名人生活中与香都有不解之缘。西施凝香成渠;杨贵妃以助情香独揽圣眷;米芾焚香拜石;韩熙载喜对花焚香;梁武帝烧香邀高僧。最为后人传颂的则是北宋梅询与香道的故事。

线香

香道

梅询在真宗时已是名臣,抗辽多有陈谏驱驰,仁宗时任翰林侍读学士,曾劝谏仁宗体恤百姓。后来破格“出外”,任许州知州。他喜欢熏香,每天上班前都要先焚上两炉好香,把官服罩在炉上薰透,为防香气散失,还要捏起袖口方才出门。至其办公之处,坐定,撒开两袖,于是香气郁然而出,满室皆香。朝中还有几个颇有“特色”的官员:盛度丰肥,丁谓瘦削,窦元宾不修边幅,不常洗澡而体味儿重,时人便有“盛肥丁瘦,梅香窦臭”之说。

温九堂是一位当代香客,自幼习得家传香道礼仪并远渡日本六个春秋,拜名师苦学香道,获得最高荣誉后回国。如今,则在丹霞山脚用一己之力推动惜香、制香、敬香的文化潮流。天南地北的文人雅士慕名而来,聚集在丹霞客栈,听温九堂传授“香礼”——松灰、理灰、夹炭、开孔、燃炭、埋炭、屑香、合香、入炉、扫炉。虔诚而恭谨的玩香过程,让人完成从内心世界走向大千世界,再从大千世界回到内心的自我追寻。

国庆长假后的一天,笔者有幸见证了燃香的全过程——一缕青烟穿尘而过,暗香盈袖,俗世随烟。方寸即天涯,袅袅升腾的青烟,透着东方神韵,宛若水墨丹青,氤氲了时光,儒雅而自然。秋风微漾,一缕清香缠绕指尖、鼻翼,邂逅灵魂,静观静思,心如止水,一步步迈向属灵之地。心智间的灵性被打开,玄妙的诗句如浅濯幽曳的清莲,寂静地开在一水之间。不远处,别传禅寺诵读的佛法在无染的妙境中流露,沉淀着岁月的精髓,凝聚深厚的历史底蕴。

刹那间,惟愿时光停留在这一刻。

来源:韶关日报

编辑:cheukmen

赞赏

长按







































盖博士盖百霖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ly/7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