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张掖外星谷,无人喝彩的荒野丹霞


三年前,我去了趟甘肃,目标是敦煌。但因为某些原因停在了张掖。

我这个人,一进入旅游状态就自发开启忘我模式。只要脱离自己熟悉的环境,立刻便如鱼得水,在任何远方的陌生中都能发掘到新鲜的精彩。

即便计划被毫无征兆地打乱,也能够“临危不惧”,随遇而安。

我通过下榻的旅社联系了一位包车师傅,很大方地转账了千元定金。我的条件是不走什么大环线、小环线,也不要专门去经过什么著名景点,凭他当地人的审美理解,带我随便转转。

这一转,让我“赚”到个超级小众的景点,名叫外星谷。就在去5A丹霞的半路上。

记得出张掖城,一直是柏油马路,然后突然拐入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行到尽头,便是简陋的游客中心。除了几个工作人员,没看见一个游人。

周遭死寂一片,视野里找不到任何绿意。如此荒凉的气氛让心中野性滋生。

进山

便譬如自己缁衣在身,关刀在手,变化为西北苦修的绝世刀客。行动于荒芜萧条的干旱山地,去截击逃遁于此的仇敌。

西北苍凉的色彩犹如涂抹于魂魄,焕发出累世的萧条与狂野。有压抑不住的猖狂呼之欲出,鼓动着游人往纵深发掘。

一眼万年的热爱自感官发源,又在精神上蓬勃起来。

我迫不及待地买了门票,催促师傅加大油门,冲进了艳丽群山。

山道蜿蜒,起伏的山峦上东一簇,西一簇长着耐旱的灌木杂草,像癞痢头。

万佛朝宗

尽管这里荒芜一片,没有人烟。但有些地方还是有人工痕迹。

沿途经过了几个观景台,立着“万佛朝宗”、“粮仓”、“天书”、“外星汉堡”等招牌。

有布满尘灰的木质栈道通达各观景平台。

我猜那些色彩斑斓的土山里有石膏质土壤,泛着黯哑的灰白。

而恍眼望去,褐色与金黄是颜色的主角,覆盖着一座又一座并不陡峭的山峰。

很开阔的颜色盛宴,尽管没有我后来游览的七彩丹霞美观,但更原始,也与心中本真的冲动合拍。

俯瞰

我根本舍不得停下来,一直朝前。

山路的尽头就是木星峡谷。层叠的岩土千姿百态,塑造出外星球地貌一般的既视感。

很容易便将视线化为流淌的河,在色彩明丽的沟壑间依恋。

山风侵略如火,推着乌云在半空上卷。

没有路了!

而深处的山无垠连绵!

木星

此际,人的想象力被古怪地貌扩展,想象自己经过了漫长的星际旅行,正式登陆了一颗叫木星的行星。

那纯粹是一种心灵上的错觉,但广袤的真实让人无法调整自己的判断,而只堪怀疑眼睛。

就伫立在高处静静地凝望,疯狂地想象罢!

风声呼啸,旋转的大红斑就在面前微笑,却不是科普读物上可怕的风暴。

褐红色的山野如此宁静,宁静地伪装出宇宙的神奇。

通天柱

眼花缭乱是呆在这荒野打望的最终结局。你会心情复杂,思绪紊乱,找不准此行的意义。

但这天地至少在神思恍惚的某一瞬间,是属于你的。

自然的秘密,坦荡地横亘于你的探索之下。那种脱离日常生活的“怪异”体验,在感觉上任性纵横。

为什么要有确凿的目的呢?

这孤零零的通天柱,不是因为拥有可以通达天空的功能而被命名,而是因为我们看见它特立独行的存在,才忍不住给了它一个迅速就能做出辨识的身份。

盘根错节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在盘根错节的山路上弃车徒步,更方便走进色彩鲜艳的景区…

我信仰那种深刻的孤独。

这里无人喝彩,但余心甘情愿于这荒野丹霞间逍遥地迷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mp/118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