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年9月17日陆地卫星拍摄的张掖国家公园
地球观测网的每日一图栏目4月28日发布卫星图片,展示了祁连山层层叠叠的彩色岩层造就的壮丽景观。
中国西北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的最北缘,呈现出层层叠叠的构成的壮丽景观。这些岩层有着非同寻常的地质历史,可以追索到数千万年前,并且卷入了公里之外的一场大陆碰撞。
祁连山周围的七彩丹霞景观在这幅图像中清晰可见,是年9月17日陆地卫星8号上的陆地成像仪拍摄的。红色和棕色的裸露砂岩及其他沉积岩在山脉的北麓出露出来,这里是巍巍群山与称作河西走廊的平坦盆地的交汇处。
上面这幅图像显示了张掖市境内的张掖国家公园,占地平方公里(图一)。广泛分布的铁锈色是砂岩,是岩层在形成过程中被氧化铁染成了深红色。其他氧化物使其余岩层呈现棕色、鲜黄色、绿色等各种各样的颜色。
这是一个地质奇迹,公园里的七彩岩层毫无遮掩,一览无余,这些岩层是在数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沉积的。此后褶皱和断裂作用使岩层抬升和变形,暴露出了这些原本看不到的岩层。这些地层的大部分褶皱和断裂被认为是在新生代期间大约万年前“最近”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所导致的。可是最新的研究的表明,其中的一些地层却要老得多。
图二年9月17日陆地卫星拍摄的祁连山与河西走廊
内华达大学科学家安达鲁苏萨说:“这意味着,在印度―亚洲板块碰撞之前就有早已存在的某种起伏不平的地形,青藏高原北部的青海―甘肃地区,也许在青藏高原形成之前曾经有过某种地形。”
风和水的剥蚀作用一直在剥蚀这些岩层,雕刻出天然的石柱、石塔,以及沟壑。年7月,该遗址因其地质意义被认定为一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七彩岩层并非局限于公园范围之内。图二显示的是地质公园西北大约公里的地区,这里的砂岩和公园的铁锈色砂岩层一样也呈醒目的红色,同样也形成于白垩纪。但是仅仅在公里之外,发生的地质作用和侵蚀作用显然不同,“那个地区没有地质公园所具有的倾斜的七彩岩床和小规模起伏的地形。”(海豆芽译地球观测网)
译注: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拥有包括裕固族在内的众多少数民族和处文化景点。年7月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次会议,张掖世界地质公园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该地质公园最显著的特征是由色彩斑斓的褶皱泥岩和砂岩组成的彩色丘陵,同时还拥有自然侵蚀在山体上形成的“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和古代洋壳残余“九个泉”蛇绿岩套,其国际地质意义被众多地质学家所研究。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张掖世界地质公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mp/1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