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张掖网
▍图文编辑:张掖头条(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年“十一”黄金周,23万人次游客进入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游览。但令人意外的是,共查获收缴假证件竟高达本。其中查获假残疾证本、假残疾军人证本、假身份证张、假军(警)官证15本、假学生证22本,伪造证件可谓五花八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规定,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元以下罚款。实际执法中,民警考虑到游客只是想减免门票,所以只是没收假证和口头教育。
办理特殊证件是国家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及特殊群体的惠民政策,现实生活中却成为一些人投机取巧,有空可钻的捷径。手持假证企图蒙混过关,对自己的违反行为存有侥幸心理,缺乏基本的诚信理念,失信于他人,且失信于自己。事实上许多人对违法行为的界定不是很清楚,对买卖假证是否违法存有疑惑,而且持有假证一旦被发现也只是没收和口头教育,违法成本低,使用假证行为屡禁不止。同时造假售假市场交易混乱,也极具隐蔽性,通常“挂羊头卖狗肉”,不易被发现,国家法律制度在这方面也不尽完善,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在国庆旅游旺季,旅游景点和旅游公司应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对假证的查处力度。首先导游应该把好假证使用的门卡,向游客说明使用假证的危害和严重性,起到警醒作用。其次公安部门和旅游部门应建立完整的信息网络,对已发出证件的个人信息做详细登记,方便时刻对持证人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对,让假证无处可用,有效降低假证的实用性。
国家旅游局针对一些典型的不文明行为,出台了“旅游黑名单”措施,有效震慑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任性行为”。旅游部门也可以将使用假证这一行为列入“灰名单”,“灰名单”相对“黑名单”惩戒力度较低,但依然能起到威慑作用,例如在旅游过程中不能享受景区的特别优惠。同时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对游客进行诚信教育,打消游客存在的侥幸心理。而针对屡禁不止的假证交易行为,应建立完善的监察监管制度,逐一排查,鼓励群众举报,从源头严厉打击制假造假的行为。
制假造假,借了弱势群体的“东风”,也伤了他们的心,不公平无以立,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莫被蝇头小利蒙了心,莫让弱势群体伤了心。
莫因小利而失诚信
同意请点
戳“阅读原文”立即
赞赏
长按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mp/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