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白扁豆虽好,可不能贪多,关于白扁豆的事,


点击下方链接收听今日节目

白扁豆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淡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比较道地的药材就是浙江菱湖的白扁豆。炮制过的白扁豆药用价值更高,保护脾胃的作用更强。炒白扁豆表面微黄色,有香气逸出,略具焦斑。

白扁豆是一味性味平和的中药,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健脾祛湿、和中消暑还是比较推荐的,而且还是药食同源,味道也还不错。白扁豆生用偏祛湿,清暑养胃;炒用偏收涩,健脾止泻。

生白扁豆是有毒性的,就像豆荚科的植物也是有毒的,里面含有有毒生物碱。而炒白扁豆毒性甚微或者无毒,像蚁干堂收集整理的来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祛湿健脾方还有补益脾胃的食疗方都是用的炒白扁豆。

白扁豆清暑,化湿能力强,像昨天于主任讲的香薷饮祛湿解暑就是用的生白扁豆。还有气阴两虚的糖尿病人群,就是平常说的"蜘蛛人”,肚子大,四肢纤细。就是古代说的“消渴症”,就可以用生白扁豆,生白扁豆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但是要注意一点,生白扁豆有毒,经过煮熟加热才后可以安全食用。如果煮得不够彻底,就很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本草求真》中记载:”脾土既实,则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阴暑湿之邪,自尔克消,安能复藏于脾,而有渴、泻之病乎。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豆类大多有一个益气的特点食用过多容易气滞,让人感到腹部特别胀。所以白扁豆也是不能一下吃过多,可以常吃,但一定要注意量。一般不超过50克,不能过量食用,否则会导致气滞,腹部胀痛。

白扁豆最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脾胃不好的人,在夏天特别容易遭受暑湿的侵袭,白扁豆解暑化湿,补虚止泻,对我们的脾胃能有一个很好的养护。还有就是老年人,脾胃虚弱的也非常多,经常吃些白扁豆,特别是用大米加白扁豆煮粥,保健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白扁豆也有忌食人群。像体内气虚生寒,脏腑被寒气所困,表现为腹胀、腹痛、面色发青、手脚冰凉的人不宜吃白扁豆。怕冷身体打颤、关节酸痛、咳嗽声音嘶哑的人也不宜吃白扁豆,患疟疾的人也不宜吃。还有就是痛风和高尿酸患者一定要少吃,白扁豆含的嘌呤比较高,所以痛风和高尿酸患者一定要少吃,患有疟疾的人群也不宜食用白扁豆。

蚁干堂中药老方

——祛湿健脾方

适用疾病:头晕、脸上长斑、起痘、皮肤瘙痒、湿疹、脚气、肥胖、白带瘙痒异味,因湿气重引起的便秘、糖稀等。

表现症状:口干、口苦、口臭、痰多、咳嗽、头发油腻、脱发、白发、皮肤瘙痒、减肥反弹、打呼噜、没精神、困倦乏力、脸上出油、长斑、长痘、大便不成型、便秘、糖稀等症。

古方介绍:祛湿健脾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为丸剂,祛湿健脾方除了补养脾胃之外,还能祛湿,防治湿气侵袭人体。蚁干堂国医馆在古方基础上,形成了独有的方剂。

古方功效:理气祛湿、益肾宣肺、益气健脾、疏肝调胃。

古方组成:由人参、茯苓、陈皮、炒白术、白扁豆、苍术、厚朴、莲子、桔梗、炒薏苡仁等14味道地药材组成。

选用药材:古方中选用吉林长白山的人参,10年以上的新会陈皮,安徽大别山的茯苓,浙江于潜的白术,江苏茅山的苍术,选用其他药材,效果不佳。

古法秘制:将方中除了陈皮等中药低温烘干,研磨成细粉,用80目医用标准筛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细粉,再加入单独制作的陈皮,炼蜜为丸,制成蜜丸或水丸。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丸,饭前空腹或饭后半小时用温水送服,如服用其他药物,应间隔半小时或遵医嘱,放在冰箱冷藏保存。祛湿健脾方长期服用。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mp/94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