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岩茶玩家黄良镇
又“狂”又“傻”的痴人
讲真,本周连续两期专题的选择都在岩茶与非岩茶审美之间的较劲,刚开始Y老师也是本能排斥的。
先是潘柳璐代表的桐木关高山原料的红茶与岩茶(关联链接:今晚有茶
桐木关的三款茶,武夷山另一种不可被替代的正味),原本都不属于岩茶教室主流内容输出的范畴,再到昨晚岩茶玩家黄良镇又狂又傻的岩茶,更是因为他过于痴迷于单一的肉桂风格在接触之初我本能的带着有色眼镜。
可就在他不厌其烦的跟我进行无数次的交流后,竟发现他的可爱之处,这种可爱,恰恰是他单一审美所带来的痴情面。
▲岩茶玩家:黄良镇
我们在接触许多山场主人时,因为山场原料归属的限制,很多时候他们做茶的风格会趋于一种,但是这种“一边倒”的风格不仅是做茶本身,就连选茶本身就容易进入这样的循环,这个现象放之社学男男女女之事便更好理解。
纵观大家周围所有的大龄未婚青年,大多两个极端,一种花心款,没法在同一个人身上停留太长的时间,总是不停的换,不停的寻找新鲜感来刺激自我的存在感。
另一种就是忠犬款,眼里只盯着下一个人,且视死如归、望眼欲穿。
如果这个时候,若对于不了解、且不愿意花时间去观察花心款直接给他们贴上一个“渣”的标签,你将错过世间百态里最有尺度的精彩花絮。
比如我们的王校长,换女友无数,可把这无数网友的照片拼凑在一张九宫图的对比照中的时候,有一种玩连连看赢了大满贯的既视感。
这点非常像Y老师买衣服,买了很多,打开衣柜时跟你看到的我是一样的,好像永远只有那么一件衣服。你能说这种就是花心吗,在我的理解里,这是收集“专一”的一百种可能。
就像这期岩茶玩家黄良镇,他就是专一收集“大桂皮”一百种可能的专业户,牛B的大桂,优秀的大桂和不错的大桂。
此时这个“大桂”特别像威士忌里所追求的泥煤感,是一种高辨识度、强风格的存在,无论他给你喝肉桂还是名丛,马肉还是牛肉,都能找到简单粗暴的“大桂”身影,就连我最钟爱他的茉莉花茶,在古典之中竟也散发着一股阳刚之气。
这么一说,今晚的三泡茶似乎有那么一点适合在三伏天的后半段急需“补阳”的你。
直接点击上方小程序进入小程序剁手专区
学生证依然可叠加使用折扣福利
从岩茶到古典茉莉花茶
黄良镇的三泡茶
默岩/9g
市场零售价:元/斤
秋以为期/8.5g
市场零售价:元/斤
十三窨茉莉花茶/5g
市场零售价:元/斤
原价:元
推广分享:元
年7月31日今晚20:30
限量50份独家首发分享
01
默岩-优秀的大桂
无需质疑,这是黄良镇心目中的当家茶。
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Y老师脑补了很多的戏,我想起了疫情前被丢进大英博物馆短期熏陶的学习成果,当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概念是《女史箴图》里经典,“欢不可以渎,宠不可以专。专实生慢,爱则极迁。”
大致意思就是要克制自己的喜恶,否则物极必反,这句话用韩寒的台词说就是,“爱就是克制”。当时被一种莫名的力量和静默如迷的情感所感动,就是这款茶名字所拥有的气质,默岩。
回来后脱离了那个国家的气场突然有点醒悟过来,《女史箴图》并不是告诉你何为女史的方法论,而是那个时代用高古游丝描这种高级的手法记录当时的女子真人秀,俗称“卑微的爱”。
而我的带入感告诉我,镇长除了告诉我们“不要问”这样肤浅的字面意思之外,更是自我内心的投射,“在岩韵面前的卑微”。
可打我剪下泡袋的瞬间,前面一系列的内心戏瞬间瓦解,“卑微”这个破词就在我面前碎一地,接下来就是“大桂”的雄起。
那种大桂的气质直接影响到你看干茶条索的时候都可以把一根根的茶叶幻想成了一根根桂皮平躺在盖碗里的魔怔。
第一道糖水的入口,是桂皮碾磨成粉后跟糖一起膨胀成棉花糖的口感,绵软甜稠。三四水之后,在浓郁到炸裂的桂皮感下,藏着一丝如大提琴般低吟浅唱的木质味,馨甜感,给气宇轩昂的“大桂”加持了一些内在的深沉。
但因为是镇长所喜欢的风格,所以在浓郁的桂皮下能感受到略微嫩采带来的甘苦,喜欢的人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视若砒霜。
若不确定自己到底喜不喜欢的同学,Y老师建议可以在冲泡前几道水的时候快速出汤,毕竟不是一般人的身子骨驾驭得了如此高浓度的“大桂”,同时可以让茶汤具备更明晰的脉络感受它真实的骨鲠。
镇长说这款茶的原料每年都是从九龙窠和牛栏坑两个地方选,当年哪个山场的桂皮感表现得好就用哪款,这次分享的是年的默岩,具体来自哪个山场的硬货呢,试过之后找Y老师对答案哈!
02
秋以为期-励志的大桂
这不但是一款馥郁变化及其丰富的大桂,还是一款担负着主人未来幸福生活使命的“大桂”。
首先,先别被Y老师强调的“大桂”带偏,这并非一款肉桂,而是一款名丛,这才是“大桂哥”励志的精髓。
就在我穷追不舍的询问这到底是哪款名丛的时候,似乎一瞬间看到了镇长慈祥的白眼,“我告诉你这是一款来自竹窠的金凤你信吗?我采购这款原料的时候主人就是这么告诉我的。”
且不说金凤的品质特征到底是什么,果胶感如此浓郁的名丛并不多见,关键是这泡茶从第三水开始的变化是最娇盛的,是带着一丝玫瑰香气的木质感,就像玫瑰本身就很迷人的道理一样,拥有艳丽的同时带着刺,是有温柔、有棱角的傲然。
四水过后,可以在“大桂”的浓郁透支过后,感受到一丝茉莉花浸泡在用荔枝壳煮出来的温水中的气息,着实迷人且舒服。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黄良镇告诉我说是因为他(前)女友很喜欢这个词,后来他就根据女友的喜好做了这款茶,定了包装。
“结果茶一出来我们就分手了,这款茶不但没人认领,也没人买了,然后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说这款茶只记录了前半句,还有后半句,完整的应该是‘秋以为期,无以为继’。”
当我们听到黄良镇用毫无负担的预期告诉我们这个凉凉的故事时,大家都含着泪笑了,有点卓别林式的幽默,也有那么点王思聪式的无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选这款充满了“别离”味道的茶跟大家分享,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在挑战命运的意思,还是有那么一点想借着这款茶帮主人寻觅到下一任新欢接棒的意思。
重点来了,92年生人,水瓶座,励志男。
若喝到这款茶的妙龄女子,在茶中找到了自我的共性,Y老师愿意把这条线给牵红咯!
03
古典感的十三窨茉莉花茶
终于告别了“大桂”,来到Y老师最爱的茉莉花茶。
Y老师虽然生活在福建,但能接触到如此高等级的茉莉花茶机会并不多,也是第一次喝到真正十三窨的茉莉花茶。要知道一般的高级茉莉窨个6-7道即可,顶级的窨9-10道,而镇长小哥的这款茉莉银针整整窨了13道之多。
昨天文章里我们了解到,这款充满了古典气质的茉莉花茶的茶坯是用福鼎的大白做的烘青绿茶,所以我们在讨论这款茉莉花茶到底是白茶还是绿茶的时候Y老师内心也是模糊的。
白茶的原料,绿茶的工艺,但是经过茉莉窨制的过程,每一次都需要静置大约5-6个小时,如此往返13次之后的长时间静置无形中也经过了轻微的发酵,这个时候其实所谓绿茶的边界是模糊的,不如就叫她“表绿茶”吧。
于是我只好撇开概念,让味蕾的感受说话。
花茶中有个形容香气的专业审评术语“鲜灵”,花香要新鲜充足,一嗅即感。这泡茉莉花茶的鲜灵感是两层泡袋也掩饰不了的,光看干茶,这是年的茉莉,光干茶就在跟茉莉花相互呼窨的过程中包了一层浆。
汤色是香槟质感,特别后悔当时手边没有一个荒川尚也的气泡公道,如果有的话肯定是那种冒着热气的勃艮第,即古典又洋气。
汤感如饮茉莉纯露,记得小时候Y老师的外婆经常把茉莉花泡在冷水里,出门的时候就抓几滴凉水洒在脖子上和头发上,可惜那时候没有赶上这么好的茉莉花茶,如果遇上的话外婆就是我们村里最香的婆。
今晚的三泡茶不是“大桂”就是茉莉花香,是很多人心目中特别“腻”的茶,可这种腻的感觉很像偶尔犯罪时惦记的那口奶油,腻到幸福感爆棚的甜瘾,就是这期岩茶玩家黄良镇的“痴人醉梦”,值得一部分人的偶尔翻牌,同样值得一部分人的偏执“腻爱”。
分享数量有限,部分女子可直接私信Y老师索要镇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mp/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