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CurrentTreatmentOptionsinNeurology杂志刊登意大利学者MandalàM等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又名“耳石症”)治疗的最新进展,文章对耳石症的手法复位的方法选择进行推荐,并对变异型耳石症治疗及非手法复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对目前耳石症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价值,特分享如下:
实用性BPPV治疗方法推荐简表
注:pcBPPV指后半规管BPPV,hcBPPV指水平半规管BPPV,acBPPV指前半规管BPPV,PPPD指持续性姿势性感知性头晕。
典型耳石症复位治疗
01
后半规管BPPV
诊断:Dix-Hallpiketest(变位性眼震试验)
阳性表现:患耳向地时出现略带扭转成份的垂直上跳性眼震。
复位手法:Semont复位法,Epley复位法(一级推荐)
这两种复位手法临床治愈率均可达到90%以上,可根据复位医师经验自行选择。
Semont复位法(左侧pcBPPV为例):a患者端坐于检查床中部,双腿自然下垂,向右侧转头45°;保持头位不变;b身体快速向左侧侧卧,直到眩晕和眼震消失后,继续保持患者头位偏向右侧45°;c身体再向右侧侧卧,此时患者鼻尖偏向水平地面45°,保持该体位不变,直到眩晕和眼震消失后让患者缓慢回到端坐位。
Epley复位法(左侧pcBPPV为例):a患者正坐于检查床上,头向左侧转45°;b保持上述头位不变,同时嘱患者迅速仰卧,头向后悬垂于床平面下30°;c继续把持患者头部向右侧转头90°;d保持头与身体的位置不变,嘱患者向右侧翻身90°,躺下后每个体位保持30s-1min,待眩晕减轻(或消失)后坐起。
02
水平半规管BPPV
诊断:SupineRolltest(滚转试验)
阳性表现:
向地性眼震,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种——管石症
背地性眼震,持续时间常常超过1分钟——嵴帽结石症
复位手法:
向地性眼震:Gufoni复位法,应用广泛,一级推荐;
Barbecue复位法对高龄、肥胖及活动受限患者应用受限,而该类患者可选用FPP法。
Gufoni复位法(左侧hcBPPV为例):a嘱患者端坐于检查床中部,双腿自然垂下;b嘱患者快速向右侧卧位(注意:健侧卧位),并保持此头位1~2min;c待眼震减弱或者消失后,嘱患者快速向地板方向转头45°,保持此头位1~2min,眩晕消失后嘱患者缓慢坐起(此手法可重复3次)。
FPP(ForcedProlongedPosition,强迫长期体位)法(右侧hcBPPV为例):a嘱患者端坐位,头面向前方;b嘱患者仰卧平躺;c嘱患者向左侧转头90°左侧卧位持续约12个小时。
背地性眼震:耳石附着与壶腹嵴帽或位于水平半规管前臂,眼震强侧为患侧。
复位方法:改良版Gufoni复位法,Zuma复位法
改良版Gufoni复位法(左侧hcBPPV为例):
a嘱患者端坐于检查床中部,双腿自然垂下;b嘱患者快速向左侧卧位(注意:患侧卧位),并保持此头位1~2min;c待眼震减弱或者消失后,嘱患者快速向天花板方向转头45°,保持此头位1~2min,眩晕消失后嘱患者缓慢坐起(此手法可重复3次)。
Zuma复位法(左侧hcBPPV为例):
a嘱患者端坐于检查床中部,双腿自然垂下;b嘱患者快速向左侧卧位(注意:患侧卧位),并向右侧转头90°保持此头位3min;c嘱患者向右侧转身平躺,头位扔保持转头90°,保持此头位3min;d逐渐向左侧转头平卧位后患者缓慢坐起。
有争议耳石症复位方法
01
前半规管BPPV
诊断:Dix-Hallpiketest(变位性眼震试验)和/或深悬头位。
阳性表现:患耳向地时出现略带扭转成份的垂直下跳性眼震,旋转成分可不明显。
复位手法:Yacovino复位法、反Epley法
Yacovino复位法因不需要鉴别健侧及患侧,临床应用广泛。
Yacovino复位法:a患者正坐于检查床上,b迅速躺下,使患者正位垂直悬头于床下至少30°,至多可至75°;c30s后将患者头部上抬至下颏抵住胸部;d30s后缓慢坐起,头略前倾,待眩晕及眼震消失后,嘱患者坐直,头位恢复至起始位。当症状不缓解或者复位失败时,重复此操作。
反Epley法:患者端坐于检查床上,头部向健侧转45°,同时嘱患者迅速仰卧,头部向后悬垂于床平面下30°,待眩晕和眼震明显减轻或消失后,将患者头部向患侧转90°;待眩晕和眼震明显减轻或消失后,将患者头部及身体同轴再向患侧转90°,待眩晕消失后坐起。
02
背地性后半规管BPPV
诊断:Dix-Hallpiketest(变位性眼震试验)
阳性表现:患耳向地时出现扭转垂直下跳性眼震,坐位时常能观测到眼震方向逆转(目前认为该型耳石在后管长臂近短臂处)。
复位手法:半侧Semont复位法、45°FPP法
半侧Semont复位法(左侧背地性pcBPPV为例):a患者端坐于检查床中部,双腿自然下垂,向右侧转头45°;保持头位不变;b身体快速向右侧侧卧,直到眩晕和眼震消失后,继续保持患者头位偏向右侧45°,直到眩晕和眼震消失后让患者缓慢回到端坐位。
45°FPP法(45°强迫长期体位法):a嘱患者健侧卧位,头朝下45°,保持此体位至少8h(适合活动受限患者)。
03
主观性BPPV
该型符合耳石症的所有临床表现,但缺乏位置性眼震;
有学者认为该型机制为脱落耳石量小不足以激发眼震,但出现临床症状;目前仍为该机制尚有争议且不合理的。
处理:按经典BPPV治疗效果较好。
04
关于患者自我复位
不推荐患者自行复位治疗,因为目前报道耳石症同侧同管复发仅占24%。
BPPV药物治疗
BPPV急性期不推荐应用前庭抑制剂;
2.纠正血清VitD低水平:研究发现血清VitD水平下降与复发性耳石症及管石症相关;
3.治疗合并症:偏头痛、PPPD、抑郁/焦虑状态。
机械/电动复位椅治疗
对于多管耳石或难治性耳石症,及特殊人群(如肥胖患者),可推荐应用;
缺点:可能诱发患者焦虑不适(因患者固定在复位椅上且只能被动活动);
复位费用较手法高。
外科治疗
顽固性重症BPPV(5-10%)可选择半规管填塞术,该手术基本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前需长期随访排除多管耳石症及双侧耳石症病例。
也有学者应用经鼓膜穿刺注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耳石症。
参考文献
MandalàM,SalerniL,NutiD()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rtigoTreatment:aPracticalUpdate.CurrentTreatmentOptionsinNeurology.
1
END
1
眩晕诊治,我们一路同行!
郑大二附院眩晕中心
-
眩晕医患沟通,请扫码交流!
郑大二附院眩晕中心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mp/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