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玩转地理丹霞,中国最美的红色地貌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2160.html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本文由星球研究所授权发布中国人偏爱红色红是吉祥、是喜庆是烈火、是热血是激情、是胜利我们用红色装点宫殿、修饰庙宇增靓容颜、庆祝佳节甚至中国的群山巨石也被红色浸染广东丹霞山如此(广东丹霞山;摄影师

刘世辉)▼福建武夷山如此(福建武夷山玉女峰;摄影师

曾建军)▼河北承德双塔山如此(河北承德双塔丹霞石柱;摄影师

徐树春)▼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福建大金湖、冠豸(zhài)山浙江江郎山、湖南崀(làng)山四川青城山、乐山大佛甘肃崆峒山、麦积山皆是如此这种以红色陡崖为主要特征的山地被称为“丹霞地貌”其在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广泛分布多达余处可谓万山红遍(中国主要丹霞景观分布示意;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为什么中国有如此多的丹霞地貌?中国最壮美的丹霞又在哪里呢?01缘起距今2.5亿年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沧海成陆之后地壳运动又陆续在大地上造就了星罗棋布的构造盆地盆地四周的砂石泥土被河流裹挟而下在低处堆积形成粒度大小不一的碎屑沉积岩如砾岩、砂岩、泥岩等同时中国陆地的很多地方都处于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环境岩石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氧化成红色的三价铁沉积岩层也被染成一片赤色红层就此形成(氧化铁[Fe2O3]即为红色,也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亦有研究显示红层并非完全由干旱气候导致;陆相红层沉积示意;制图

郑伯容/星球研究所)▼经过漫长时间的累积厚厚的红层遍布中国无数盆地(中国红层分布示意图;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在新的造山运动影响下许多红层盆地逐步抬升岩层产生节理进入侵蚀状态那些坚硬-半坚硬红层便在流水、重力、风化等外力作用下发育成各种以陡崖为特征的丹霞地貌即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目前关于丹霞地貌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本文依据黄进、彭华等学者的观点,陆相沉积指陆地环境下的沉积,丹霞地貌陡崖坡度一般大于60°;中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分布示意;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它们又在东南、西南、西北三大聚集区各展风姿02东南丹霞秦岭以南巫山-雪峰山以东的东南地区丹霞景观最为发育数量占到全国的40%(中国丹霞东南集中分布区示意;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这里的红层盆地不胜枚举它们以相对较缓的速度抬升可以全面接受流水、重力、风化等外力的精雕细刻形成三类经典的丹霞景观中国东南地区降水充沛流水沿红层垂直节理不断下切侵蚀第一类景观“丹霞谷”诞生了沟谷根据宽度从小到大依次为线谷、巷谷、峡谷、宽谷所有沟谷中以线谷及巷谷发育初期的"一线天"最为称奇浙江江郎山小弄峡长米,高米以突出的长度和高度被誉为“天下第一巷谷”(线谷及巷谷发育初期,崖高谷窄仅容一线天光透入,故而得名一线天;图为江郎山小弄峡;图片源自

VCG)▼同样被称为“天下第一巷谷”的还有湖南崀山牛鼻寨一线天它长米,高约百米最宽处0.8米,窄处不过一尺在狭窄程度上更胜一筹(由于标准不一,且国人偏爱“第一”名号,多处皆为“天下第一”的情况并不罕见;湖南崀山牛鼻寨一线天;摄影师

朱立)▼如果蜿蜒河曲强烈下切则形成奇秀兼具的深切曲流武夷山九曲溪即为典型河流在4.1千米的直线距离内蜿蜒九曲河流长度增加1倍沿岸风光一派迤逦(请横屏观看,武夷山九曲溪;图片源自

VCG)▼宽窄不一的沟谷将红层分割成无数大小不一的块体它们再经受重力崩塌、风化剥蚀后会形成第二类景观“丹霞峰”谷地两侧的红层基部常因差异侵蚀或风化凹进使上部岩层失稳沿节理发生重力崩塌形成丹霞地貌最为经典的丹崖赤壁(重力崩塌形成陡崖示意;制图

郑伯容/星球研究所)▼许多赤壁崖高数十米至数百米迎面望去蔚为壮观(龙虎山白塔河;摄影师

李华刚)▼当岩体四周皆为丹崖包围且顶部平缓时则形成丹霞岩堡也称丹霞方山(丹霞山岩堡;图片源自

VCG)▼岩体持续崩塌退缩则会形成石墙(丹霞山细美寨,即阳元山,就是一处石墙;摄影师

施维天)▼石柱等多种单体景观(丹霞山东南天柱石;摄影师

杨建)▼它们刚刚崩塌时往往棱角分明后期经历风化作用则日趋圆润丹霞山阳元石便因风化剥落浑圆化后状如勃起的男性生殖器而成为一处奇景(阳元石;摄影师

蒋作泳)▼这些凸立于大地之上的山、峰、石、柱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丹霞峰丛、峰林它们是峰与峰基座相连的湖南郴州水上丹霞峰丛(高椅岭水上丹霞;摄影师

歪杰)▼湖南崀山丹霞峰丛(请横屏观看,崀山峰丛;图片源自

VCG)▼是峰与峰相连到逐渐分离的广东丹霞山丹霞峰丛-峰林(请横屏观看,丹霞山群峰,摄影师

刘世辉)▼江西龙虎山丹霞峰林(请横屏观看,龙虎山峰林;图片源自

VCG)▼是孤峰耸峙的浙江江郎山(江郎山三爿[pán]石;摄影师

肖斌)▼几乎教科书式地演绎了丹霞地貌从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的完整演化阶段(中国东南丹霞地貌演化阶段示意;制图

郑伯容/星球研究所)▼如果说峰与谷是垂直方向上的“你进我退”接下来流水、风化、重力等外力将在水平方向上创造第三类景观这便是“丹霞洞”出露的岩层夹杂岩性较软的沉积岩时更容易遭受流水、风化的进攻形成岩槽(齐云山丹霞岩槽;摄影师

崔华明)▼岩槽的某一部分后退变深上层砾岩往往因过度悬空而发生崩塌岩槽扩大形成洞穴其洞口因为风化时间长多向上方突出状如额头而被称为额状洞(有号称“南方悬空寺”之称的福建泰宁甘露寺就修建于额状洞中;摄影师

刘艳晖)▼额状洞继续加深整个洞身受软岩层控制呈扁平状时即为扁平洞如果山体或岩墙两侧皆有额状洞或扁平洞发育当两者接触时便洞穿岩体形成穿洞(丹霞山细美寨西坡山脊的风车岩穿洞;摄影师

谢禹涵)▼随着风化剥蚀及崩塌继续穿洞的高度大于穿洞顶上岩层厚度时更为壮观的天生桥就诞生了(浙江烂柯山天生桥;图片源自

汇图网)▼至此以流水为主的外力已经在中国东南地区创造了“谷”“峰”“洞”三类经典丹霞景观再加上本区溪流众多、植被繁盛更是幻化出无数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的人间仙境让人心生向往、流连忘返(浙江仙都;摄影师

赵高翔)▼那么同属南方的西南地区的丹霞又将展现出怎样的风采?03西南丹霞包括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在内的西南地区气候温暖、降水充足塑造地表的外力与东南地区十分相似是中国丹霞地貌第二大聚集区数量约占24%(中国丹霞西南集中分布区示意;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不过因为地壳抬升速度快区域内的丹霞地貌整体处于青-壮年阶段少有峰林、孤峰等景观发育但是西南地区的丹霞并不缺乏魅力它们将在3个方向上极力突破并创造奇迹①首先伴随着强烈的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深切峡谷广泛发育峡谷两侧山体重力崩塌频繁大量规模宏大的丹崖赤壁应运而生(云南老君山,摄影师

铁丐)▼其中最为特殊者当属四川屏山的大红岩12个高达米的环状大岩壁在5千米范围内一字排开无比宏伟壮观(请横屏观看,大红岩位于四川屏山县与马边县交界处的人头山山脊,崖壁面向屏山县一侧,是四川屏山环崖丹霞国家公园的主体景观;摄影师

李忠东)▼这类特殊的环状丹崖被命名为“环崖丹霞”由深切曲流差异风化形成(深切曲流差异风化形成环崖丹霞示意;环崖丹霞也被称为“红圈子”;这种地貌在东南地区也有发育,但不如西南地区典型;制图

郑伯容/星球研究所,参考

杨金山)▼在四川盆地与周围高原过渡区域山地高差大、降水多赤壁常常与溪水组合形成大量丹崖瀑布贵州赤水成百上千条瀑布从丹崖上跌落堪称“丹霞瀑布王国”赤水大瀑布高76.2米,宽80米可与黄果树瀑布相媲美被誉为“中国丹霞第一瀑”(赤水大瀑布也名十丈洞瀑布;摄影师

张自荣)▼赤水大瀑布下游2千米处的中洞瀑布高18米,宽75米远观恰如银帘悬挂是中国帘状瀑布典型代表(中洞瀑布,又叫美人梳;摄影师

张自荣)▼宽40米,高米的佛光岩瀑布以高度冠绝赤水地区飞流的瀑布宛如银蛇穿洞(佛光岩瀑布;摄影师

李珩)▼同样以多瀑布著称的还有重庆四面山多条丹崖瀑布沿着40多条溪流次第跌落其中望乡台瀑布高.76米,宽40余米是四面山区落差最大的瀑布(望乡台瀑布;摄影师

王进)▼高94米的水口寺瀑布从环形崖壁上跌落“口若悬河”(水口寺瀑布;摄影师

李琼)▼值得注意的是四面山和赤水等地有不少瀑布后壁皆为环状它们正是由线状瀑布不均匀侵蚀形成的另外一种“环崖丹霞”(线状瀑布侵蚀形成环崖丹霞示意;制图

郑伯容/星球研究所,参考

杨金山)▼可以说环崖丹霞与瀑布彼此成就、彼此映衬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②其次西南地区的丹霞红层因为夹杂大量碳酸盐而发育特殊的丹霞喀斯特地貌龙门山山前红层碳酸盐含量高达80%丹霞喀斯特化十分突出剑门关-雅安一线丹霞峰丛密布“剑门72峰”“罗浮山12峰”“青城山36峰”等等都层峦叠嶂、峰峰峥嵘(青城山丹霞峰从;丹霞喀斯特化并非西南地区独有,只是西南地区相对突出;摄影师

陈和勇)▼与喀斯特地貌少有地表水不同丹霞地貌地表水流丰富植被茂盛碧水-绿树-丹霞交相呼应清幽无比(天台山瀑布;摄影师

枫叶梧桐)▼③更为重要的是丹霞地貌色泽庄重神圣岩石质地适宜雕刻又不失坚硬备受宗教摩崖石刻的青睐西南地区突出的高大丹崖尤其适宜大佛造像唐宋以来,大量巨佛在四川盆地的丹崖赤壁上广泛开凿四川乐山通高71米的凌云大佛临江危坐气势恢宏无比(乐山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摄影师

何世海)▼四川荣县通高36.67米的释迦牟尼佛下身为殿宇遮掩仅一头出露却也不失雄奇(荣县大佛,雕刻于准丹霞地貌上,所谓准丹霞,即岩层并非红层,而是后期氧化所致;摄影师

蒋涛)▼四川安岳大型石窟造像几乎遍布全县卧佛院释迦牟尼卧佛长23米,肩宽3.1米是中国唯一一处左胁卧的“涅槃图”(安岳卧佛;摄影师

杨虎)▼据统计中国13座高度超过15米的丹霞大佛有9座位于四川盆地堪称“巨佛之乡”(中国丹霞巨佛分布示意;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就这样西南地区的丹霞要么在某一方面极力突出要么借力重塑外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那么西北地区的丹霞又将如何突出重围呢?04西北丹霞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区域内的红层缺乏大量降水直接侵蚀在形成丹霞地貌过程中不得不独辟蹊径其中位置偏东南的陇东、陇南山地尚可截留东亚季风带来的水汽提高降水量让丹霞峰丛、孤峰、洞穴等典型丹霞地貌占得席位(麦积山;摄影师

王警)▼相对丰富的降水也增加了植被覆盖度绿树、丹山相映风光奇秀不输南国(崆峒山;图片源自

VCG)▼向西降水越发稀少幸有一条大河给等候发育的丹霞地貌提供了开山劈石的力量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西部的众多红层盆地都被黄河一一贯穿形成曲折深切的峡谷峡谷两侧岩体持续崩塌风化龙羊峡丹霞、阿什贡丹霞坎布拉丹霞、谢家滩丹霞(坎布拉丹霞;摄影师

李春)▼积石峡丹霞、刘家峡丹霞老龙湾丹霞、红山峡丹霞等一系列临河丹霞次第生成(请横屏观看,老龙湾夕照;摄影师

王生晖)▼一个由黄河串起的丹霞景观廊道就此诞生(黄河上游主要丹霞分布示意;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较之南方这一区域的丹霞少了些丹山披翠、碧水柔情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缺乏植被覆盖的赤壁丹山粗犷裸露格外豪迈雄浑(请横屏观看,龙羊峡;摄影师

孙建鑫)▼此外西北地区的红层时常上覆黄土往往形成顶圆、(檐突)、身陡、麓缓状的宫殿式丹霞(兰州天斧沙宫丹霞;摄影师

李志强)▼河西走廊气候愈发干旱年均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下同样被黄土覆盖的红层在祁连山冰雪融水的助力下经过强度胜于东南地区崩塌、风化后也开启了丹霞地貌从青年到老年不断演化的一生其形态变化万千或如雪域城堡(冰沟丹霞;摄影师

曾建军)▼或群峰拥簇(冰沟丹霞;摄影师

陆雨春)▼或如火炬擎天(冰沟火炬;摄影师

李春)▼至此以兰州为中心包括陇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及其周边的西北地区成为了中国丹霞地貌第三大聚集区数量占比约为18%(中国丹霞西北集中分布区示意;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西北地区还广布着另外一种红层地貌红层丘陵其地势起伏和缓,无陡崖绝壁色泽明艳,较之丹霞更为多彩亦称为“彩色丘陵”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七彩丹霞”就是典型案例遗憾的是它常常被误认为丹霞但其外形、岩性组成、形成原因皆区别于丹霞地貌不可混为一谈(红层丘陵一般由岩性软弱的泥岩、粉砂岩组成的岩层,经坡面流水侵蚀而成,少有崩塌产生的丹崖赤壁,如果岩层夹杂低价铁离子及其他杂质,则发育为彩色丘陵;图为张掖国家地质公园;摄影师

歪杰)▼另一方面本区亦为北传佛教东传途径地这些奇险深邃、高耸难攀色泽庄重又适宜雕刻的丹霞甫一开始便与佛教全面结合大量佛教石窟在丝绸之路沿线广泛开凿甘肃首屈一指且其中大部分都分布在丹霞地貌区(甘肃主要石窟分布示意,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甘肃境内共有石窟寺处,其中有较高价值的近50处;制图

陈景逸郑伯容/星球研究所)▼它们是河西走廊的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天梯山石窟(马蹄寺石窟;摄影师

石耀臣)▼是黄土高原区的炳灵寺石窟、寺儿湾石窟、接引寺石窟保金寺石窟、莲花寺石窟、张家沟门窟万山寺石窟、石拱寺石窟、陈家洞石窟葛家洞石窟、红崖寺石窟、石空寺石窟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炳灵寺石窟;摄影师

李文博)▼是陇南山地的麦积山石窟、水帘洞石窟、木梯寺石窟禅殿寺石窟、大像山石窟、法镜寺石窟华盖寺石窟、近金莲洞、八风崖石窟(麦积山石窟;摄影师

胡澍)▼“丹霞造佛、佛助丹霞”一条由丹霞塑造的石窟走廊便在西北大地上熠熠生辉05中国丹霞至此东南丹霞、西南丹霞、西北丹霞已然聚集了中国丹霞地貌的82%余下的18%则散布在华北、东北、新疆以及青藏高原腹地譬如河北承德丹霞(承德罄锤峰;摄影师

徐树春)▼陕西雨岔峡谷(陕西雨岔峡谷;摄影师

包卡利亚)▼新疆库车丹霞(请横屏观看,库车大峡谷;摄影师

李珩)▼四川甘孜新龙丹霞都不失精彩(请横屏观看,新龙丹霞,为高寒型丹霞;摄影师

姜曦)▼这些遍及中国大地的丹霞地貌因其灿烂的红色以及特殊的形态很早就受到人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zy/54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