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霞山 > 丹霞山资源 > 晚风文学少年朱奕玮林金汝陈博浩
当前位置: 丹霞山 > 丹霞山资源 > 晚风文学少年朱奕玮林金汝陈博浩
文/晚风
写好文章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效,而是个“慢功夫”。要想让孩子写好作文,一次表扬鼓励不够,要连续刺激。我们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多发表展示的平台,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下,让孩子的写作热情一直处于燃烧的状态。只有全体学员都行动起来,才是真正成功的作文教学。
《晚风少年文学》第四届征稿启事
为了促进少年文学的交流与发展,《晚风少年文学》特面向“晚风工作室”学员开展征稿活动,致力于让家长们与孩子们读到更丰富、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会择优后通过修改、编辑发布到 征稿栏目
优秀的作品,题材不限,单篇~字。
轻灵优美、富有童心的诗歌作品。
富有文学质感和语言美感的散文作品,单篇~字。
反映少年成长历程和现实生活的作品等,~字。
幻想、科幻、侦探、自然等多元题材的中短篇作品。
晚风工作室培优中心
/9/25
文/朱奕玮
素面情缘
朱奕玮柳市三小学六(1)班
阳春三月,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楠溪江畔,寻找非遗——“素面”的足迹。据说,永嘉楠溪江延岸村民将素面视为食中珍品,待客首送之物在农村。过去人们走亲访友,弄璋弄瓦,添丁婚嫁,祝寿之喜,一概离不开素面。这一次,我们的非遗采访小组脚步驱往深山里探到了这古老的技艺。
在一位永嘉导游的推荐下,张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岩坦镇村,一个以做素面闻名的村子。
当我们踏进村口,立马就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挪不动脚步了。几乎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的空地上,高高的木架上,全都晾晒着似白纱线般的素面。普普通通的农家房舍,普普通通浑不见新奇的制作素面的工具,这一切在江南三月的天空下,就因为几架晾晒着的素面,蓦地生动无比,令人惊艳。柔韧细长的面条悬垂晾挂,近观,根根素面细如银丝,纤丝翻飞。远看,似云似雾,在光的作用下,交错层叠,幻化无数,如诗、如歌、如琴弦,更如一架架似飞瀑直下……素面制作人穿梭其中,身影若隐若现,好梦幻的场景,真是赏心悦目!这壮观而柔丽的景象堪称楠溪一景。
我们往林子深处继续溜达,来到了这家夫妻俩晒面的劳作场地。路边好几个高木架上挂满了素面,正在晾晒,鲍阿姨正在紧张忙活着。张老师说明了来意,鲍阿姨热情地招待了我们。
鲍阿姨边工作边告诉我们,素面的制作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手工制作,费时又费力,其工序要经过:精心选料;根据气候选面、水、盐的比例;和面醒面;搓条、挂面;拉面晾哂;风干、收面这样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鲍阿姨说,家里的素面工艺传了七代了,她做了二十多年的素面,七代传下来,每天只能老两口做,最多做六七十斤,总是供不应求。
鲍阿姨的动作娴熟利落,她将面依次插上,用两根细而长的分面筷在面条表面上不断来回轻扫,面条会进一步变细,丝丝缕缕垂下,在阳光下分外好看。这个过程决定面的最终粗细,完全看个人的耐心和经验。她说上架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均在头一天晚上和太阳出来前完成,可惜这些工序我们没能看见。
勤劳的男主人张老伯话不多,从我们见到他开始到离开他几乎没有休息片刻,一直在忙碌。
远山,蓝天,微风,雨丝,以及劳作的身影……
素面如丝如缕,散发着诱人而淡淡的清香,这不是普通的面条,这是蕴含岩坦镇人辛勤、智慧、淳朴、纯天然、纯手工打造的传统美食。
风柔日暖,今天的天气太好了!收面啦!我们跟着鲍阿姨满怀喜悦,一起收获幸福!收面也是有讲究的,鲍阿姨老两口把晒好的素面依次放在大箩筐里,收面的动作又快又准,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大箩筐里的素面堆得高高的。
作为到访的外人,岩坦村素面制作总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张老师说,岩坦村过去有三百多家做素面,如今只剩下几十多家在做了,鲍阿姨家不但能一直坚持下来,而且始终秉承纯手工纯天然的制作理念,这正是素面的魅力所在!
张老师从鲍阿姨那买了一些素面分给我们并让我们带回家。
最近,我家的早餐桌上通常会有一碗楠溪江素面。素面里头都是最质朴的人情味,它可与任何食材和平共处,相得益彰——它低调而不失精彩。素面又称索面、纱面等,但我还是最喜欢素面这个叫法——素,是朴素,是简单,是实在,是安静本分,是知性内敛,是随意可亲,是长长久久,是相看两不厌,是平凡化平常心,是重本质重内涵,正如淳朴辛勤劳作的素面人。
一碗素面,由黄酒代汤,放上炒好的香菇、肉末,再盖上两个煎鸡蛋,香气腾腾。这是一碗既普通又不普通的面条,它细如棉纱,绵软爽口,这种从口中蔓延进胃里的暖意简直让人幸福感爆棚,实乃人间美味。每当此时,岩坦村那一架架雪白的飞泻而下的面丝,穿梭在其间的身影,就会浮现在眼前……
丽水古街
朱奕玮柳市三小学六(1)班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障绕画楼。”宋杨蟠的这句诗词,描绘的就是永嘉县岩头村的丽水古街,而丽水古街,它就座落在人杰地灵的楠溪江畔。
丽水古街全场多米,有90多间店铺与长廊相连,长廊依水而建,随水势蜿蜒。古朴无华的木质建筑,一片片起伏的瓦浪,隐隐约约地出没于溪谷竹篁间张扬的翅角飞檐,还有瓦当、悬鱼、粉墙、花窗、藻井上那些各式各样的瑞兽纹饰。看到如此精美的建筑,可以遥想当年古街的繁华胜景。如今,光阴流逝,岁月更替,来往于丽水古街的盐客也逐渐地散去不见踪影,留下的只有悠悠岁月风吹雨打过的时光长廊。丽水古街,是家园还是驿站?在商旅不发达的年代,在那些风尘仆仆的长途行脚夫眼里,挂有吉祥灯笼的长廊和沿廊的“美人靠”,是漫漫旅程中望穿秋水的安歇之地。
走在这朴素的古街,宛如走进历史的画卷。破旧的老水车仍在不知疲倦地转着,吱吱作响。踏着灰褐色的石板路,一旁是古朴的店铺,一旁是清澈的流水,行走其间,感受到的是来自过去的淳朴民风,三百米的距离,我嗅到了千年前的古典气息。漫步于挂满灯笼的旧长廊上,只见灰褐的墙壁,苍白的木门,镂空的雕花窗,黑暗中依稀可见时间的褶痕。
小桥、流水、人家。孩童追逐打闹其间,恍惚,还以为误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古色古香的众多商铺,嬉戏游玩的孩童都和这古街相融。走在长廊里,你会情不自禁的慢下脚步,忘却都市生活的繁忙……
潺潺的流水“哗—哗—”地流淌着,悦耳动听。沿河的石板,几个中年妇女坐在小板凳上,嘴里哼着小曲,舀来一盆清水,拿起板刷,悠悠地洗着衣服,霎那间水花四溅。
多走几步,便望见了一幅绝美的“国画”,青翠又带点郁绿的树叶倒映在碧蓝的湖面上,而在湖中戏水的白天鹅,气质优雅又不失大方,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双翅。
转身之间,我看见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桥还静静的立在溪水之上,那残破的身躯尽显沧桑,如一位垂暮的老人,平静、祥和。远山依旧,绿水盎然,暮色渐晚,继续漫步于丽水古街的时光长廊中,享受她的宁静。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独立之旅
——读《有老鼠牌铅笔吗》有感
朱奕玮柳市三小学六(1)班
这是一个关于独立之旅的故事,一次与众不同的经历。
我捧着《有老鼠牌铅笔吗》,津津有味地看着,也随着夏刚踏上青岛之旅。
他为了完成父母交给他的任务,仅凭着一个接头暗号,孤身一人踏上旅途。途中他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对上了暗号,故事也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本书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但无处不在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深思。我很佩服夏刚的魄力,他才上初二,就敢一个人乘火车去青岛,要是换做我,我敢独自去青岛吗?我能战胜旅途中未知危险的挑战吗?即使我有胆量,父母敢于给我这样的机会吗?在一遍遍重温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地把自己的情况与夏刚进行了对比。
夏刚性格开朗,大方幽默,能很快将陌生人“变”为熟人,在这方面,我比他差远了。不过,夏刚的爸爸更了不起,他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于我们周围的家长。他一心希望儿子走向社会,经风雨见世面。他精心设计了一场让夏刚一个人去面对世界的旅行,让夏刚接受生活的打磨和塑造,学会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从夏刚的父亲身上,可以看出,最成功的父母都是爱的阴谋家!
我的爸爸则刚好相反——他从来不让我一个人外出。我们家离学校很近,走路不到五分钟。可爸爸每天接送,为此遭受不少邻居的闲话,说我太娇气,这么大了还要父母接送。而爸爸总是乐呵呵地回应,说自己喜欢这样做。唉!尽管我很不乐意,可他总说这是爱我的表现,真拿他没办法。
我知道,爸爸是太爱我了,才把我紧紧地护在他的翅膀之下,用结实的臂膀撑起明亮的天。但是,我终究要面对熟悉却陌生的社会,在广阔无垠的天空历练。
家长要敢于放手,让孩子经历风雨,不断成长。我期待着明年的暑假,我也能来一场独立的暗号之旅。
“有老鼠牌铅笔吗?”
“对不起,我只有猫牌橡皮!”
吴老师心语:
易卜生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在孩子们的心中,父母就像是一堵永不倒塌的墙。可是,没有哪一个人永远做孩子,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站在家庭的屋檐下。踏入人生,离开父母的港湾,离开亲友的帮助,是人生的成长之路。独立生存并不简单,只有我们现在就学会独立了生存,那么,在人生道路上才不会经历更多的磨难,才不会被人生道路上的“暴风雨”所打倒,所击垮,我们必须学会独立。
文/林金汝
对雨的诉说
林金汝丹霞路小学六(3)班
咚咚咚。
雨调皮地滳在了水潭中,弹奏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我听得如痴如醉,这个旋律……好忧伤,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
望着那清澈见底的水潭,我仿佛又看到了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闪一闪地,像在与我用眼神对话。我的泪水模糊了视线,悄悄地蹲下身来将头埋在胳膊里,无声的哭泣。当我再次抬起头来时,水潭中的她早已无了踪影。我无力的瘫软在地,任凭雨水的击打,感到十分无助。
记得在五六年前的一天,也下的这么大的雨,我遇到了她,她拥有一头短发,大极了的眼睛,小巧玲珑,粉粉的脸颊,显得十分俏皮可爱,惹人喜爱,让人好想捏一把她的脸。她撑着伞,走到我的身旁。“我……我借你撑伞吧!”她说话的同时,现在有几分羞涩。
雨似乎突然变小了,它不再是猛烈地敲击着,而是温柔而柔软的抚摸着,我瞬间被它的真情融化了。
后来,我们一起玩耍,直到有一天,她搬家了,我们相约再见,可是,我却没有再见到她。泪水雨水冲击着我的衣服,我感到一阵冰凉。
朋友,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见!我望着雨,静静的倾诉。
吴老师心语:
雨,是最最单调的音乐,也是最最丰富的音乐。一遍遍敲打过去音色沉沉而饱满,落得满地都是江湖。它只用敲一个动作,打在芭蕉叶上,就是斜斜的秋雨潇潇。雨点儿大的、急的,就哗哗地泻,要掀翻了世界般扑天盖地,惊腾腾的击鼓音在四下飞。每次听着雨声,心情都是无比的平静,那种平静中带有一丝丝的忧愁。
文/陈博浩
浴血奋战
陈博浩南华寄宿学校六(7)班
在一个烈日当空的下午,乐清市南华寄宿学校的操场上,一次六个班级之间的“部落首领之战”一触即发。
几个班级都装备齐全,有的拿着“机枪”,有的拿着碗,一对对虎目盯着水箱,随时准备冲上去接水泼别人一脸。
裁判官吹响了口哨,几个班级便冲向了预先选定的水箱旁接水。接完水后,“机枪手”们一起偷偷地混入五一班的“营地”中,准备对其进行突击,而就在此时,其它班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跑到了我们的水箱旁,向我们逼近。大家想:这样太被动了,我们得先发制人。
不知是谁先冲了过去,我们班士气大增,大家拿起碗泼向那些来入侵的人。他们被我们给打得仓皇而逃,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而我们的“突击小队”呢,在一班的“营地”里无人能挡,将一班的营地给“一锅端”了。
而在这时,我们班的人用人海战术,冲到五班的营地,直接把他们的水箱给掀翻了,正可谓直捣黄龙。
接着,二班见了我们的招数,便准备“擒賊先擒王”,准备用同样的招数对我们使用时,我们的“突击小队”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提前一步将他们“一锅端”了。
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大获全胜。
南华校园的上空飘荡着我们的笑声……
吴老师心语:
童年是银河里的星星,童年是雨后的彩虹,童年是飞舞的雪球,童年是美味的佳肴,童年更是有趣开心的游戏!打开记忆的闸门,童年的往事就像溪水汩汩流出,在阳光下闪现出缤纷的色彩。翻开那本相册,可以看见了许多记录下童年往事的照片,有跳皮筋,有跳房子,有折纸船,还有水枪大战……
文/陈玄杰
家乡的小河
陈玄杰虹桥二小四(2)班
我家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它叫“小鲤河”,因为经常有鲤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欢蹦乱跳,所以名字由此而来。
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是一年当中充满活力的一个季节。小草争先恐后的探出头来,对这个新世界充满了好奇。小鸟们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在扑翅膀,还有的飞起来……真是千姿百态。小河上的冰化了,河水发出了“叮叮咚咚”的响声,像是在给春天伴奏。
夏天蝉在树枝上叫着,小狗热的吐出了舌头,好像在说:“夏天可真热啊!”小朋友们来到了小河边,玩起了打水仗,小鱼在水下玩起了捉迷藏,有的躲在荷叶下面,有的躲在河底的小树枝旁,河岸边的小朋友玩累了,就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望着天空中的白云,开始了幻想……
秋天,小草枯黄了,一片片枯树叶落了下来,像一只只枯叶蝶在天空翩翩起舞。小蚂蚁们乘着树叶船,向河对岸慢慢的驶去。小河变成了黄色,河面静静的,一只小鱼打破了宁静,河里又变的热闹起来。
冬天,树木变成白色的,小草变成白色的,小河变成白色的,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小朋友在堆雪人、打雪仗,还有的在河边滑冰,玩的可高兴了。
啊!我爱家乡的小河,更爱我的家乡。
吴老师心语:
穿过城市的喧哗与热闹,透过田野的安宁与寂静。家乡的小河,河水清如明镜,河底的泥沙粒粒可数。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一阵风拂过,水面波涛粼粼,小河一年四季川流不息地流者。发出“哗啦”美妙动听的歌声。家乡的小河,它给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童年的乐趣。
文/朱怡萱
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朱怡萱乐清乐成实验中学八(5)
如果你一直在努力地假装优秀,和优秀的人在一起长时间,自己就真的变得优秀了。
期盼许久的“温州市优秀中学生夏令营”在夏风中如期而至,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顶着腼腆的笑容,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开营仪式。其中,郑上忠老师说的一番话,彻底点明了这一次杭州之旅的非凡意义。
在四天三夜的活动中,队员们行动一致,团结友爱,老师们 除了字、词、句、章等基础的识记知识掌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著,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本之上,最好在本以上。其中包括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晚风建议:大量阅读,什么叫大量,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家长可以给孩子相对明确的要求,比如每天阅读30分钟,或者2个星期要看完一本书。
2、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到多字),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晚风建议:理科可能可以关起门来学习,语文(作文)需要超越课堂,走向社会生活。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有人说:作文是生命的表达与交流。生命要想有表达与交流的冲动,往往需要外在事物的影响、体验与冲击。不一定是长途旅行,去买菜、钓鱼、登山、看红枫……
5、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我们提供建议如下:
一、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
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二、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与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三、模仿中创新。
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级功法。临摹“构思”和“角度”,学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级功法。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级功法。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还应教会孩子像大师一样思考。像大师一样,并不困难,只要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别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兴趣表现的生活,就可以了。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整理整理写下来。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带动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
四、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宏湖是北京某报社的一位编辑,他向邻居高二学生吴菲约稿,没想到吴菲“作文在班里较差”,但是因为稿源奇缺,他还是说服吴菲花了三天的时间写了一篇稿子。后经他的“润色”,文章登出来了,稿费也同时算出来,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费。他想不管吴菲文章写得好赖,毕竟耗时三天啊,25元稿费确实太少了,就自己又贴上15元,凑了个40元的整数给吴菲送去。谁知从那以后,吴菲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拼命写稿,不但是一个优秀小作者,而且在2年的高考中,以分的总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文,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教育者缺少一颗宽容的心,缺少一颗发现优秀的心,缺少一颗善于激励和欣赏的心!他们往往“只顾到学生的作文,而忽视了作文的学生。”在一定意义上教育者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写作文上,而应该研究如何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即研究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发表”是广义的,哪怕只是当众念一念,“制作精品作文集”、“内部出版”等都是发表。“发表”——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是最强劲的推动力。比如,把孩子的优秀文章向我投稿,我发布到 五、多练多改。
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六、素材积累。
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做积累是根本。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A观察,B阅读,C体验。
晚风建议:当孩子某作文(比如《登大罗山》)不会写时,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利用百度,可引导孩子搜索5-10篇有关登山的作文,分析它们的结构、研究它们的构思、吸收它们的好词好句。这种寻找相关资料的方式,本身也是一种语文学习。
七、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
概括起来说,要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
A、玩中丰富自己的人生
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和玩有关系哦。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玩的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不出好得多了。
B、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精读与泛读像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C、思中激发创造的灵感。
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D、写好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稳重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写好,作文的第四秘诀——多写。
玩的、读的、想的,如实地记下来,加以真情的抒发,就是好作文吧。
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例如:美国的教育就非常注重孩子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两方面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晚风提醒:很多家长守着老传统,要求孩子努力读书,其它事不要管。这种观念其实对写作大大不利,一定要让孩子多做事,比如买酱油、给外婆送月饼、看小孩、做水果拼盘……这不仅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发现很多的写作素材,有经历有体验才有好作文。
阅读作文导师——吴魁标老师
笔名晚风,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荣获“温州市级优秀班主任”“语文教育教学带头人”“全国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师”“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教师特等奖”“睿达杯语文能力竞赛优秀指导师”称号以及“阅读理解滚动组合高效练三体法”“激趣创新作文”的课题研发人,从教22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小升初、中考、提前招语文都有自己独到而深入的研究,对语文有敏锐的感悟力和洞察力,能够吃透《考试说明》的精神,对小升初、中考、提前招命题思路,命题特点,对学生学习习惯、个性心理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准确的把握,教学具有很强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效性。讲课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授课以准确、生动和容易理解著称,注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使学生在快速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的同时,更深入探究语文的本质内涵,获得学生广泛好评。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作文大奖赛,屡次荣获团体优胜奖。据不完全统计,首届“雁荡杯”语文能力竞赛,有人获奖,其中有乐清第一名获得者;年培优中心有人提前被名校重点班录取。至今,已经有0多人次获得全国等各级别一、二、三等奖,“晚风文学社”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团”。
教学内容1学员学情分析2书写、听课、思考、笔记、作业习惯的培养3审题、答题习惯与方法技巧的培养4学习兴趣与励志教育培养教学亮点1、辅导过程与家长真实、透明交流;
2、不忽略学习后进生;
3、给予持续性的跟踪辅导,并提供全国各级别的学科大赛,赛前辅导,获奖率最高;
4、教学内容自行编辑,有针对性、有效性;
5、全程进行调查、引导、跟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6、以专题研讨的教学方式,进行审题、思路、答题、方法、策略、反思、总结等落实,环环相扣,注重学以致用;
7、注重激励教育,开班前进行规章制度教育,进行摸底考试、学情了解,便于分层辅导,期末进行阶段综合素养考核并总结表彰;
8、每次课前通知相关事项,课后孩子安全到家回复接龙;
9、现场照片、视频实拍与家长们分享孩子们的学习状况;
10、孩子们辅导环境优雅、舒服,家长交通便捷、停车方便。
更重要的是你们的支持与信任,让我们辅导中心有这么好的口碑。最终,还是感谢你们[抱拳][抱拳]
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pxinjiapo.com/dxzy/5786.html